早期产品展示
一年前,抖音在展示应用时主要讲解产品功能,引导用户上手。它通过直观的截图和详尽的说明,让用户迅速掌握抖音的用途。此举意在吸引更多用户,将重心放在扩大用户群体上,而非急于追求盈利。比如,许多新用户得益于详细的指导,更容易开始他们的抖音之旅。
现存问题暴露
非5星的评价揭示了抖音存在诸多问题。要达到理想的UGC平台标准,抖音还需付出巨大努力。考虑到UGC需要满足众多长尾和冷门内容的分发需求,抖音在这一点上的表现并不理想。不少用户表示,他们难以找到心仪的特色内容,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使用感受。
盈利模式探索
抖音正值成长阶段,那时主要致力于用户数量的提升,还没有形成清晰的盈利策略。网红们当时也缺乏有效的盈利手段,平台主要精力集中在扩充用户基数。众多网红借助抖音积累人气,却面临变现难题,期盼着更佳的盈利时机到来。
挑选逻辑变迁
抖音起初是一款专注于音乐的短视频平台,这样的内容在筛选上更具优势。音乐与短视频的结合方式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然而,为了吸引更多用户,抖音对筛选规则进行了调整。比如,有些账号的每个视频都曾被选中,但后来却不再被推荐,这反映了平台内部筛选规则的变化。
数据表现差异
一年之后,抖音上短视频的评论数、转发量以及点赞数均显著增加。用户数量显著膨胀,对精选视频的评判标准似乎也有所放宽。然而,经过一番内部大调整,精选视频的机制并未重新开放。众多表现优异的视频未能入选,这让用户和创作者感到困惑,对平台的选择标准产生了更多疑问。
视频创作要点
视频创意至关重要,必须在前15秒抓住眼球并实现转折,否则观众会直接跳过,不再对相关视频感兴趣,也收不到后续推荐。此外,视频的传播依赖于智能算法匹配用户和内容标签,即便是一些小众视频,也有可能迅速走红。再者,更新视频的频率对增加粉丝数量有很大影响,频繁发布内容并维持热度,更容易吸引新粉丝。起初,用户自己制作的内容发布不多,而且拍摄起来挺困难,想要被推荐挺不容易。可现在,即便是资历很老的用户,如果不跟上规则的变动,粉丝数量也难以增加。
阅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抖音目前的筛选机制对内容制作者是否公正?不妨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同时,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