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死妈”闹剧
最近,抖音上涌现了不少令人震惊的视频。比如“平安是福”这个账号,里面有个小女孩痛哭流涕地讲述妈妈遭遇车祸身亡的悲剧,甚至还模仿哭声唱歌。到8月22日,记者查到这个账号已有14个视频,吸引了574名粉丝,获得了475个赞。还有像“Over agajn”这样的账号,也发布了类似的哭诉视频。这类视频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导致了一些人模仿其内容,“直播死妈”这几个字则是网友后来用图片处理软件添加上去的。
这类视频严重违背社会道德,以不幸为卖点吸引眼球,激起了众多网友的愤怒。孩子们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诱导拍摄,这一现象暴露了抖音平台在管理上的不足,未能及时遏制不良内容的传播,对广大用户,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平台紧急处理
8月24日晚上,抖音对此作出回应,指出相关视频一经发现,立即进行了下架。同时,“平安是福”和“Over agajn”两个账号已更名,并且相关视频内容也被全部清除。尽管处理速度值得赞赏,但这类视频的传播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不容忽视。
平台若能强化日常审查流程,借助高科技手段和严谨的人工审核团队,或许能在一开始就阻止这类荒唐事件的再次发生。因为,若是不良信息扩散出去,后续处理将带来无法预料的严重后果。
孩子沉迷现象
楚天都市报指出,众多家长观察到他们的孩子对拍抖音情有独钟。这些孩子往往浓妆艳抹,装模作样,目的仅仅是为了在抖音上赢得点赞。这一现象在孩子们中颇为常见,他们小小年纪便受虚荣心驱使,追求网络上的关注,从而丧失了该年龄阶段应有的天真。
孩子一旦深陷其中,就会耗费大量本应用于学习和休息的时间。他们往往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成绩有可能下滑。同时,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还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比如视力可能变差,身体发育也可能出现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亟需解决的。
危险模仿悲剧
菲菲,武汉的一名两岁小女孩,不幸成为了抖音上危险模仿的牺牲品。她的父亲在抖音上看到有趣的翻跟头视频后,便带着菲菲尝试,却不幸失手,导致菲菲头部着地,脊椎严重受伤,最终瘫痪。此类危险模仿并非孤例,比如门上贴透明胶带这类视频,孩子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很容易受到伤害。
视频旨在娱乐孩子,却潜藏严重隐患。家长在使用抖音时,往往忽视了识别风险,盲目模仿。抖音平台理应控制这类危险且误导性的视频发布,确保未成年人安全。
校园流行情况
王悦微老师,宁波天华小学的班主任,在组织春游时发现,学生们普遍使用快手和抖音。这反映出抖音在小学生中的流行之广。短视频轻松有趣,很容易抓住未成年人的目光。
学校里,学生课余常谈论抖音视频。这股潮流让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有所分散,而且不良信息的传播,还可能干扰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和老师们应当重视这一情况,并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
平台反沉迷举措
今年四月十日,抖音推出了防沉迷功能。这一举动显示出该平台对青少年过度使用抖音现象的关注。然而,目前看来,其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或许是因为防沉迷系统在设置上存在不足,使得青少年较易找到规避的方法。
平台需对反沉迷机制进行升级,增强其功效和定位。比如,设立明确的使用时间限制,实施更精确的内容审查,对不适合青少年观看的内容进行屏蔽,确保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中使用抖音。
抖音平台上存在诸多问题,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对此,我们应如何加强平台监管,确保孩子安全?欢迎您留言、点赞及转发本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