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东北电影市场没落原因探究:是二人转和抖音快手的冲击吗?

爱收集资源网 2025-03-09 17:19

曾经的荣光

七八十年代,东北的电影市场极为繁荣。大型的工厂和矿山设有俱乐部,学校的礼堂里挂着银幕,各个区县都建有影剧院。那时,看电影是东北人主要的休闲活动,观影气氛非常热烈。东北电影市场的成就,相当于2017年国内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总收入,这充分展示了它昔日的辉煌。

如今的落寞

东北的电影市场已不再像以前那样璀璨。以沈阳为例,尽管有65家影院,但最出色的三家影院的年度票房都没有超过3000万。而2017年全国票房排名前100的最低标准是3540万。观众在影院的逗留时间也在减少,很多人只是匆匆看完一场电影,整体市场表现显然不及以往。

观影习惯转变

电影市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影票到市场经济下自主购票的转变,这一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然而,东北地区夜间生活相对匮乏,居民夜间活动多集中在餐饮方面,这一现状限制了电影市场的增长。东北民众偏爱烧烤和啤酒,辽宁和黑龙江的啤酒产量和销量甚至跻身全国前十,消费能力不容小觑,只是这些消费并未转化为电影市场的投入。

二人转的冲击

赵本山对二人转进行绿色化改造之前,东北的小剧场里上演的二人转内容令人难以接受。现在,东北的流行娱乐依然与二人转紧密相连,东北人在外地也常被要求表演这一艺术形式。沈阳的许多老电影院被改成了二人转剧场,比如沈阳市文化宫,那里只保留了一到两个小影厅用于放映电影。

小剧场的繁荣

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在国内固定场所商演的票房排名靠前。沈阳及周边的多数观众倾向于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中小型二人转剧场。比如沈阳的中华剧场,已经不再放映商业电影。与刘老根大舞台相比,它在人气和票房上都有较大差距。

文化传承之思

老影院被改造成盈利的娱乐演出地点,虽然这样做考虑到了经济收益,但这些地方原本是电影文化的承载者。如果它们能回归到电影文化的本质,对于文化的传承极为关键。我们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这并非是关于二人转和电影院谁更能赚钱的短期问题,而是关系到后代精神文化传承的重要事情。

大家对东北电影市场能否再次繁荣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

快手人气票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