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交媒体盛行,但“僵尸粉”问题如同毒瘤一般,正在侵害网络环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僵尸粉”在微博和微信上的具体情况。
陈扬微博事件
2010年8月27日凌晨,广州知名主持人陈扬在微博上公布,他因无法承受“僵尸粉”带来的虚假关注,决定关闭自己的“chensir”微博。陈Sir觉得,粉丝数量的虚高损害了个人信誉,而且这种损害是系统造成的。一个用户的影响力主要是由评论数、转发数和粉丝数决定的,但那些虚假粉丝使得这些数据失去了真实性。
人们都渴望在网络上获得真正的声望,然而“僵尸粉丝”却破坏了这一纯净的环境。陈扬的行为表达了他对虚假粉丝的不满情绪,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让大家开始重视这一现象。
微博“僵尸粉”特征
微博上的“僵尸粉”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些账号长时间没有更新;有些账号是由同一IP地址注册的;甚至有些账号使用了相同的个人头像。例如,一位用户在搜索粉丝时输入“手机用户180”,竟然出现了三百多个江苏地区的账号,而这些账号大多只有一位粉丝。这些现象无疑是“僵尸粉”的明显标志。
这种现象对微博数据的真实性及客观性造成了严重损害,使得有价值的资讯变得难以寻觅。与此同时,那些借助“僵尸粉”伪装的用户却有可能获得不应得的关注与资源。
微博“僵尸粉”产业
微博上的“僵尸粉”已演变成一种地下交易。一位店主,自称“管弦通风者”,透露他的店铺在处理假粉丝方面手法更为巧妙,这些假粉丝不仅有头像,还能发微博,甚至还有自己的粉丝群体,以此来规避管理者的察觉。此外,一些公众号甚至能在淘宝上直接购买到10万粉丝,而增加粉丝数、提升阅读量、实现双击和投票等功能,也都能轻松实现。
假粉丝和假转发行为对微博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使得网络社交充满虚假与功利,扰乱了信息的正常流通。
微信“僵尸粉”定义
微信里所谓的“僵尸粉”就是那些单方面删除好友的账号,这类用户多数是真实的,因种种原因中断了与好友的联系,不再关注对方的动态。当人们满怀期待地查看微信中成百上千的好友,打算有所行动时,却发现这些好友实际上都是“僵尸粉”,无论发布什么内容,都无人回应。
商业需求催生的另一类虚假账号,亦被称为“僵尸粉”,这种现象在微信平台上亦逐渐蔓延开来。
微信“僵尸粉”商业用途
新浪的微播易等平台吸引了众多粉丝,公众号和个人可以申请成为流量主,通过广告赚取收益。然而,有人利用僵尸粉蒙混过关,以虚假的高粉丝数加入平台,给广告主带来了损失。购买微信僵尸粉获取流量,已经成为不少营销人员的常规做法。
腾讯官方掌握着识别“僵尸粉”的技术手段。尽管到2017年11月为止,他们还未对产生的流量和点赞进行清理,但未来他们可能会采取相关措施。
“僵尸粉”治理困境与出路
微博的管理人员每日利用技术筛选并移除一些看似无活跃度的账号,然而,这种“僵尸粉”现象隐蔽且错综复杂,难以完全消除。尽管论坛、博客等社区平台也存在购买粉丝和流量的情况,但一旦被发现,相关内容会被清除,这样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要解决“僵尸粉”问题,光靠平台的管理还不够,用户自己也要注重真实的交流;另外,相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得到优化。
关于如何更高效地解决社交媒体中的虚假粉丝问题,期待大家留言讨论、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