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费“慢充”诈骗暴露
永州市公安局冷水滩分局近期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揭露了一种以“慢充”话费为诱饵的电信诈骗手法。这种诈骗不仅让消费者蒙受损失,而且牵扯到复杂的洗钱环节,对经济秩序和民众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给社会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诈骗链条角色揭秘
该骗术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步骤和四个参与者的环节。唐某作为负责“慢充”话费业务的代理人,扮演了核心角色,他通过社交软件与电信诈骗团伙勾结。消费者为了贪图小便宜,在闲鱼平台上购买了“慢充”服务。电信诈骗团伙通过“刷单”手段实施诈骗,并从中获取了钱财,而受害者则成为了最终的受害者,他们被诱导使用自己的账户资金为机主充值话费。
诈骗实施具体流程
唐某利用Telegram与电信诈骗分子取得联系,获取了手机号码后便转给了他们。诈骗分子随后联系受害者,以兼职刷单为名,诱使受害者向该手机号码充值。比如,他们可能要求受害者先充500元,承诺会返还更多,一旦充值,机主便收到话费。唐某在扣除手续费后,以USTD虚拟货币的形式将钱转给了诈骗团伙,实现了洗钱。
“刷单”诈骗诱导手段
人们往往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兼职信息后便被吸引。骗子起初用小额充值返利来吸引受害者,比如首次充值500元就能返600元,让受害者尝到一些甜头。接着,他们逐渐增加订单金额,使受害者陷入更深的困境。当第四单、第五单的金额达到上万时,骗子便以各种理由诱使受害者继续充值。最终,骗子消失无踪,这时受害者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话费“慢充”原因解释
机主发现话费并未立即到账,而是需要慢慢充。这是因为机主下单后,号码需要经过唐某和电信诈骗分子,最终才到达受害人手中,整个过程耗时较长。而且,受害人拿到号码后不一定立即充值,因此唐某会提前告知机主,需要等待48小时或72小时后才能收到话费。实际上,这种“慢充”也是诈骗环节的一部分。
警方提醒拒绝陷阱
低价话费、水电费等代充广告实则暗藏风险。消费者若因低价而选择“慢充”,商家还会诱使他们忽视来电骚扰。然而,消费者可能未察觉,自己已卷入洗钱活动。警方提醒,大家需提高警惕,勿被低价所诱,以免财产受损或涉入非法行为。
有没有朋友遇到过低价话费“慢充”这种现象?若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