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非遗版”春节的辉煌战果
今年春节假期,抖音首次以“非遗版”为主题发布了《2025抖音春节非遗数据报告》,这份报告格外引人关注。从腊八节1月7日到元宵节2月12日这段时间里,短视频和直播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助力显著。抖音上非遗视频的总观看次数已突破1679亿次,每天非遗主题直播场次高达17.3万场。这充分反映出非遗在抖音上的人气极高,众多用户纷纷参与其中。
非遗好物成抢手“新年货”
在节日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佳作摇身一变,成了备受热捧的“新年商品”。抖音电商平台上相关订单量激增,涨幅高达33.7%。各式传统手工艺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说明非遗不仅拥有艺术价值,还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这一增长趋势为非遗传承者和手工艺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抖音平台非遗内容大爆发
春节期间,抖音上非遗题材的内容不断涌现。投稿量接近5000万次,观看次数高达1679亿次,分享量同比增长了78%。像“非遗贺新春”这样的话题吸引了大量投稿和观看,多个话题的流量都超过了1亿次,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让非遗文化传播得更广。
线上体验新玩法受追捧
抖音为提升网友的非遗体验,推出了“AI剪纸”特效,这一功能吸引了56.3万名网友参与创作。此外,101家戏曲院团在抖音开播,吸引了2300多万网友观看。抖音还举办了多场晚会和非遗馆云游活动,这些活动同样吸引了大量观众,为网友提供了更多了解非遗的机会。
传承人与创作者的积极参与
非遗传承者通过短视频与直播渠道,拓展了新的展示途径。春节期间,他们展出了超万件作品,收获点赞数突破五百万人次。而且,超过十万的百万级粉丝创作者投身于非遗视频制作,作品数量同比翻了两番,让非遗文化变得更加潮流,更具吸引力。
非遗好物消费全面增长
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销售,抖音组织了相关活动,并设置了专门的购物区。苏绣等传统手工艺品销售情况明显好转,尤其是苏绣产品,同比销量增长了392%以上。抖音平台上,生活服务类非遗团购商品订单量也大幅上升,例如英歌舞、皮影戏等,这些都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市场上的受欢迎度持续升高。
抖音等平台能否长久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大家有何见解?期待你的分享,一起探讨。记得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