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的起始
自高中起,他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那时,他借助微信读书小程序,在微信上查找小说名称,开始了阅读。这一简单的步骤,让阅读融入了他的生活。在那个阶段,微信读书提供的免费资源和丰富书籍,为许多人播下了热爱阅读的种子。
他逐渐对这个平台有了深入的认识。这里读书无需花钱,书籍种类繁多,让人有无限的选择。书友圈是其一大亮点,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其他人对书籍的看法,还有音频可以收听,宛如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充满吸引力的助力活动
微信读书的互砍群中,频繁出现“只差十位好友,感谢大家的支持”、“请大家帮忙,有机会获得无限卡、电子书和书币”等消息。而“助力就有大奖,免费获得纸质书”的活动在群里引发了热议。
黄涛发现,这个活动极具吸引力,不少人在群里频繁分享助力书籍的链接。微信读书的“砍一刀”活动非常透明,让书友们清楚地知晓需要多少助力才能免费获得书籍,大家参与其中都感到非常愉快,互动氛围热烈。
独特的薅羊毛玩法
微信读书官方特别打造了“薅羊毛”专区——福利专区,每日一答、集赞、翻一翻等活动让用户能不断累积免费阅读天数。这些活动主要依靠社交互动来推动。
用户可邀请好友进行双击互动、进行答题比拼、或分享兑换免费阅读日。微信读书拥有天然的社交属性,使得其用户数量迅速增长。在此平台上,即便是素未谋面的书友,也能因共同阅读一本书而相识,通过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建立起新的社交关系。
模式转变引发争议
2020年5月左右,微信读书调整了其功能设置。一些用户发现,尽管他们拥有免费无限阅读权限,却仍需支付费用来阅读书籍。这主要是因为系统将原本的无限卡分为了免费版和付费版两种。
黄涛起初买的是付费无限卡,那时网络小说是免费的。但后来,即便持有付费无限卡,看网络小说也得额外付费。这种由免费转为付费的变动,在平台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尤其是关于网络小说的部分,许多读者对此表达了不满。
用户的看法与感受
黄涛提到,面对平台的变化,他认为自己不能只看小说,还应阅读文学作品和个人成长书籍。他认为,可能放弃使用平台的用户主要是那些看小说的人。赵帅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回忆说,2019年平台推出的无限卡活动特别丰富,尤其是答题活动,一次就能获得连续六七天的无限卡。
赵帅觉得读书充满文化气息,而且铜臭味不浓,但他没有参与支持活动,觉得有些疲惫。不过,大家的看法并不相同,总体来说,这个平台还是具有吸引力,让许多人选择继续留下。
商业模式带来的成效
微信读书的一大特点是阅读时间可以用来换得无限卡。通过深度阅读赚取无限卡,再用这张卡继续深度阅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但要注意,无限卡如果不使用,就会到期失效。
平台凭借读者珍惜时间的心理,成功吸引了他们留在平台上。即便网络小说的付费和免费无限卡数量有所下降,但众多读书社交群依然热闹非凡。这种商业模式持续为平台吸引了大量读者。
你认为微信读书的收费模式调整,是否会导致它逐渐减少用户数量?欢迎各位留言发表看法,同时别忘了给文章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