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附近的文具店都在卖美瞳,TA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唇膏,你有理由拒绝吗?
文丨廖紫琳
编辑丨马志学
“为了防止入狱,有人连续生了6个小孩。”——这是留传在美瞳创业圈里的传奇故事。
主人公们每年在陌陌同学圈卖出大几千万的美瞳。早年间,由于生意红火,而又缺乏合规资质,美瞳行业既是铜矿也是深渊——根据有关规定,自2012年起美瞳被纳为三类医疗器械,需取得许可证方可从事销售活动——靠人际关系带动销售,一部份美瞳经营者,只能出此“下策”。
实际上,在美瞳十余年的发展历史里,社交和私域流量仍然饰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有行业内人士预估,每年大概超过150万元的美瞳是通过同学圈卖出去的,这大约是淘宝美瞳年销售额(2021年预计达60万元)的两倍。
现在,那些拓荒者,有人扶摇直上,有人潦草收场。其所耕耘出来的,是美瞳的“零度用户”渗透率从2015年的5%已迅速下降至明天的30%以上,人均年消费额也从500元下降到5000元。
“现有市场总规模约为200万元。”Mob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仍能再翻1.5倍。
几经市场漂洗,日趋规范化的渠道里,美瞳赛道集聚4类玩家:
一类是大超市,比如阿里健康、仁和超市等;
一类是墨镜品牌,例如强生安视优、海昌、博士伦、宝岛墨镜、LOHO等;
一类是新锐美瞳品牌,如MOODY、4inlook、可糖、可啦啦等;
还有一类是完美日记等新锐美妆品牌。
所有人都在虎视眈眈。这个目前正规渠道销售规模不足100万元的赛道,为什么成为传统和新锐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美瞳产品于2004年就已出现,为什么近三年才火热上去?诸多创业品牌中,谁会成为美瞳赛道的新下降黑马?
带着这种问题,亿邦动力企图从若干美瞳行业一线人士口中找到真相。
美瞳快消化、线上化
未来规模可达500万元
最开始,中学附近的文具店都在卖美瞳。在许多创业者的印象中,美瞳行业混乱奔跑了近10年,没有明晰法律规定,美瞳应当怎样监管。
美瞳最早是强生于2004年申请的专用注册商标,借以帮助重伤人群遮盖双眼瑕疵;强生以后,海昌、博士伦等公司陆续推出相应产品,现美瞳已成为彩色隐型墨镜品类的合称。
直到2012年,国家将美瞳纳入第三类医疗器械(肾脏除颤器属于这一类),并要求美瞳相关企业需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当时,合规渠道仅存下部份线下大超市,货架上摆放的美瞳产品花样老气、时尚属性极低。“这些产品可能10年都没有做更新迭代,早已偏离年青男性的审美。”有业内人士强调。
改变发生在2015年之后——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天猫品牌旗舰店等线上渠道,相继获得线上销售美瞳的许可证——MOODY、4inlook、可糖、KILALA等新锐美瞳品牌密集出现,并遭到资本和消费市场青睐。
MOODY创立于2019年12月,至今已完成5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额达3.8万元,投资机构包含兴业产业基金、GGV纪源资本、高瓴风投、经纬中国等脑部基金;
2020年,KILALA连续5年销售收入翻番下降,2020年下降400%,总销售额达4万元;一年融资三轮,峰瑞资本连续三轮跟投;
2020年,可糖产品上线不到1年时,品牌年销售额已破亿,复购率达40%;至今已获投3轮,天使轮融资来自于红杉资本中国和真格基金;
成立时间更早的美目美佳(4inlook所属公司)2020年全渠道年销售额已突破5万元,线下店面超过320家,复购率达57%以上......
诸多美瞳创业者和投资人达成的共识是,美瞳如同化妆的一部份,与眼线、假眼毛没有区别。从线上消费数据上来看,32.9%的消费者虽然没有弱视,也会订购美瞳来为自己的逼格加分。
从过去单纯以修容液、BB霜为主,到近几年隔离、散粉、高光、腮红、美瞳等细分品类崛起,化妆行业正在经历一次需求细分化过程。
如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所说,一方面,美瞳正在从医疗用具弄成消费品,并进一步弄成快消品;另一方面,与光学隐型墨镜相比,美瞳SKU更丰富,天然更适宜线出场景,这两大趋势给新品牌带来了机会。
与美瞳创业者攀谈,她们总会将中国市场与欧美、日韩市场作对比,以数据证明美瞳国外市场未来巨大的可发展性。诸如,隐型墨镜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约为10%,而在日本市场上,该项数据为40%、日本为20%。Mob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美瞳行业市场规模可达500万元。
理性且慎重地下降
复购比拓新更重要
与美瞳创业者攀谈,亿邦动力发觉了她们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和行事风格:
一是,渠道及营销布局理性且慎重。
在决定是否开拓线下渠道时,大多数美瞳创业者就意识到,美瞳有不同样式、使用年限、近视度数,SKU特别多,库存管理会存在较大难度。
“只有线上店面做集中处理时,美瞳的度数、款式等销售情况是可以(基于历史销售订单和全网销售情况)预测的。”大多数创业者的准备是,暂时不开办线下店面,未来线下渠道也会更倾向于体验店的模式。
虽然开办线下渠道的美瞳品牌们,也早早地组垒砌“数据剖析小组”,在大量店面消费者行为数据预估不同分店的未来销售数据。“以前是店面要多少货,我们就给配多少,如今是我们主动告诉她们‘你应当拿多少货、拿什么样式’。”其中一位品牌商称。
据悉,当我寻问不同品牌的内容营销布局时,她们给我的答案常常是,“和大多数新消费品牌一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我们都做,但只是常规动作”。
拿直播来说,不少创始人觉得,直播本质上是聚划算的视频化表现,优价仍占主流。因此在她们的销售渠道占比中,直播贡献的收入仅仅是一小部份。
“这带来的品牌下降是虚拟的,有这个月没下个月,用户对品牌的印象并不深刻,可能就是图实惠。并且当商品“直播坑位”越来越多后,消费者决策门槛变高,意味着直播效率在减少。”其中一位创始人说。
这意味着,面对新流量的狂热时,她们内心是极为理性,甚至是精明的。
二是,避免了好多新消费品牌“冒进”的坑,不少美瞳创业者们十分看重复购数据,而非一味拓新。行业平均复购率约为25%,而她们常常能做到更高。
大约计算出来,每个美瞳资深用户年均消费4000元上下,但美瞳新客常常仅乐意支付三五百元,“服务美瞳深度用户,由差别化的卖点获取她们”似乎是更有利可图的“捷径”。
在产品设计上,她们惯用的模式是,搜集上万份用户瞳色样本,与专业的实验室合作设计美瞳的花色和样式,再领到供应链生产能力较为成熟的地区,做批量化生产。
在产品材料创新上,尽管美瞳产品基础材质并没有较大突破,仍以水凝胶为主,但已有新锐品牌尝试与实验室合作,测试硅水凝胶的产品,这类产品透氧量比现有产品高10倍;为了让下午发痒的眼睛更舒适,还有新品牌尝试在美瞳里加入假体成份。
其实,对任何一个新品牌来说,拓新都是必须的。
亿邦注意到,在新用户偏多的内容流量平台上,有些新品牌们会乐意花更多时间,做市场教育的工作,给消费者科普“美瞳是哪些?哪些样的美瞳是好美瞳?”
举例来说,美瞳产品有一个常见的误区——大部份用户觉得,美瞳含水量越高越好。而事实是,含水量高的美瞳为了保持自身水份,会渗进双眼本身的水份,消费者都会出现配戴不舒适的情况。
美瞳是门暴利生意吗?
“美瞳是门暴利生意吗?”我向多位美瞳行业圈内人士发问。
较为中肯的一个答案是,大部份美瞳产品毛利达70%以上,2015年曾经,其他成本可以控制在10%以内;2015年之后,毛利虽未改变,但研制设计、营销、售后、物流成本接连下降,品牌商须要额外承当约30%上下的总额。
“算不上暴利,比不上美妆化妆行业。”好几位创始人最后总结道。
亿邦动力发觉,近三年新生的大部份新锐美瞳品牌并没有自己的鞋厂,它们的月抛产品代鞋厂常常坐落中国大陆,半年抛、年抛产品代鞋厂常常在日本。
其实,目前中国大陆有8家美瞳鞋厂,分散在四川、河北、甘肃、苏州、福建、深圳等地,但据业内人口述,它们制造美瞳工艺水平略低,主要为微商及四五线城市大超市供货。
导致这些差别格局的缘由是,美瞳磨具须要专门的机器精雕,而这些机器主要是英国的军工设备,并没有向中国内地开放出口。
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新锐美瞳品牌找到合拍的代鞋厂,是有挑战的。
以中国大陆地区8家代鞋厂为例,它们80%的订单来自于意大利品牌购买,鞋厂生产出的美瞳花色、款式、产能基本是与美国品牌需求适配的。当新锐美瞳品牌对这种代鞋厂提出新的产品看法,尤其是与台湾消费者偏好不一致的提议时,经常会受到拒绝。
一方面是,这种鞋厂过去的生意十分简单,与日系品牌早已合作8-10年,收益非常稳定,鞋厂的供应链自然更配合美国品牌需求。虽然在事实上,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美国审美需求的确不一样。
比如,多年前大陆女人发型十分紧贴日系风格,指出自然、不张扬,美瞳以红色系、黑色系为主,而近些年来,销售排行靠前的化妆品牌风格渐渐偏向欧美风,颜色更加强胆和个性,红色系等略微夸张的美瞳也会成为热卖。
另一方面,作为新品牌,早期订单量小,鞋厂常常不注重。通常情况下,美瞳鞋厂起订量通常是3万到5万盒,即30万片到50万片。对初创品牌商来说,这意味着她们须要提早打算400-500亿元现金去采购产品,压力显而易见。
还有一个背景是,新品牌们所要求的产品研制、生产节奏极快,这对鞋厂来说挑战极大。鞋厂的老顾客们——日系品牌半年上新一次,而新锐品牌们大部份要求每月上新,最长也是3个月上新一次。
谈及美瞳行业未来格局,不少创业者的共识是,未来竞争的核心不在于生产能力建设,而在于产品研制和设计能力。既是由于,过去中国大陆缺乏优质供应链,而未来3-5年内,具备标准化生产能力的鞋厂会在大陆相继投运,更是由于,大多数美瞳创业者的共同愿景是“不乐意再去做一个美瞳业的富士康,更乐意像苹果一样做洞察和研究”。
你的好友邦小白拍了拍你
并请你帮她点一下“分享”、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