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 融资加速大礼包
太言太语
关于“下沉市场”,我们当初推过一篇文章:(点击回顾)。读完这篇文章,相信你对“下沉市场”的状况早已有所了解,但仅仅了解一个市场是不够的,如何发觉并借助这个市场的机会才是最最重要的。
“下沉市场”基于自身独到的人口流动性和人口结构蕴育出了不同的商业机会。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作者对“下沉市场”中各个行业的现况进行了一番解读,同时也阐述了作者比较看好的一些商业机会。希望此文能帮助你更好的挖掘下沉市场的商业机会,以太邀您一起学习。
作者 |十一父亲
来源 |十一的懒父亲(id:ddxtoc)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并不喜欢“下沉市场”这个概念。
我仍然觉得“下沉”这两个字略显傲慢;而这些傲慢,将让人错过机会。
以个人角度来说,我更乐意把非一二线市场称作“大众市场”。
因为那些地方才真正代表了绝大多数的中国。
注:以下内容的经验仍然来自于我熟悉的C县。虽然通过下篇的读者反馈看,C县的情况在全省都很有代表性,但保险起见,若在其他地方,请一定要实际考察后再下结论,不过把剖析方式用来复用应当问题不大。
01
大众市场概况
我做了两张比较简单的图。
先说图1。
作为一个产品总监,经过线上线下多个行业的炮火洗礼后,我会把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尽可能做到极至抽象化,方便快速找到这些影响生意最本质的东西。
而在我的认知里,直接面向用户的商业模式,所有可能存在的机会,都来自于“人”本身。
这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元素有两个:人口的流动(数量上)及人口的结构(比例上)。
正是这两个元素的不同组合,才缔造了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态,也蕴育了不同的商业机会。
图1正是我之前文章提及的C县的现况。
首先一点是,人口无流入。这会导致两个现象:熟人社会和存量市场。
熟人社会这些社群形态又形成了5个对商业模式会有巨大影响的特点:
(1)注重人际关系;
(2)信息传播快;
(3)认知迭代慢;
(4)容易构建内部信任;
(5)抵触外来事物。
而存量市场则直接引出一个结果:竞争惨重。
其次,虽然婴儿多能带来一些显而易见的机会,但仍受制于上述两个现象。
具体的我会在旁边展开讲。
再看图2(画像只是单纯描述人群特点,无褒义)。
这些都是C县用户比较集中的一些表现。
有的是跟熟人社会紧密相关。比如:好面子,喜欢交流,群内互信、群外指责等。
有的则是因自我要求相对较低有关。比如:生活满意度高,时间多,生育意愿强,厌恶复杂思索等。
还有的就是跟存量市场相关。比如:价格敏感,爱贪实惠,享受即时满足等。
当然,不排除有些特点我还没发觉,但里面那些早已能对绝大多数商业模式形成影响。
所以对一个大众市场来说,用图1+图2+当地收入相关的经济指标,即可提炼出一个大致的概况。
在这个基础上,我讲讲各个行业的现况,还有我比较看好的一些机会。
02
零售业
先说我自己正在从事的行业。
这是一个被存量市场严重扭曲的领域。
在本就有限的规模内,销售渠道不仅常规的店面和电商平台外,还有一个强悍的力量就是代购。
注意,这里指的代购,不是这些纯粹活在线上的微商,而是认识的人或通过个别路径构建信任关系的人。
举个小反例。
前阵子抖音上火了一个网红衣架,我看C县的姑娘们也有提到或订购,我就问是不是刷抖音看见的,结果他们告诉我说是鞋厂听到的。
我看了他们陌陌才晓得,这个衣架是当地鞋厂老总在抖音上看见了,然后用来在会员群里卖,而他们都在这个鞋厂买过鞋,还比较满意,和这老总算是构建了信任关系,所以会员群里卖一些跟分店无关的产品,她们看见感兴趣的也会买。
这种特殊渠道的存在正是基于熟人社会的特点就能创立。
那么你看,卖鞋的也会抢掉一部分卖百货的饭碗,这谁能想到呢。
所以,在存量市场里,商家全都面临着残酷的生存环境。
就标品来说,拿货门槛太低,商家只能打价格战来争取客户,否则生意都会被夺走(这种到处打折的竞争环境也培养了用户爱贪实惠的特征);因此只有经营成本具备极大的优势,才能勉强赚点本就不多的毛利。
像C县有个做进口美妆产品的店,开业第一个月,销售额近30万,一战成名;结果过了半年后,月销掉到15万。
为什么呢?因为其他渠道也开始卖她们开店之初独有的产品,而且靠着成本优势把价钱杀到更低,抢回了一部分市场。
但从里面这个反例,我们当然也能看到一点点机会。
两个可能性,全部来自供给端:
1、商家有足够的能力或资源来垄断当地的个别优质供给;
2、有极强的持续上新能力。
第一个就不说了,垄断是挣钱最好的办法。
第二个,其实本质上是在存量市场内找可以做增量的品类。
当然,这里所指的“增量”更接近是已有产品的迭代升级,毕竟人口数目有限,需求总和是不变的,所以这个难度似乎也十分大。
如果要举具体的商业模式,那我自己比较看好以下这几种形态:
1、精品水果店;
2、大牌服饰尾单折扣店;
3、超优价仓储式卖场。
至于自己有商铺,家人能帮忙,可以跟他人扫货价钱的地主型家族创业者,就不用管我里面说的那些了,你干啥多半都是赚。
但非常须要强调的一个细分品类是,母婴用具,如果有地方连锁品牌,那就尽量不要碰。这种极其须要信任的产品,做的都是几代人的生意,除非是当地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否则开下来就会低迷收场(请谨记图2画像)。
有一点要补充的是,每位店家对挣钱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想赚个当地平均薪资或则稍高一点,那相对来说难度不算太大,也不用太在乎我提的这种困难;但若果是想赚到3-5倍甚至更多,建议还是要仔细进行剖析再决定。
其他行业也同样适用这点,下面就不再重复。
03
餐饮业
再来谈谈这个人人都有开店梦的行业。
大众市场基本可以说是中华饮食文化底蕴最纯粹的地方,所以在这儿做餐饮,需要非常重视品类的选择(没有人口流入,没有文化稀释)。
中餐就不细说了,各地习俗差别过大,没哪些参考价值。
但像烧烤这些持续高人气的品类,经过了充分的市场教育,应该还是有一些机会的。比如C县非常流行的自助回转式小火锅,19.9/位,时尚又实惠,我听到的几家店生意都很不错(不过总觉得这个不太挣钱,定价太低了)。
重点谈谈其他品类。
上一篇文章提及了正新鸡排和蜜雪冰城这两个非常牛逼的连锁品牌,虽说她们的覆盖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但我仍然觉得市场的天花板还远远没有触达。
拿C县来说,蜜雪冰城有5、6家,按说密度早已挺高了,但其他贡茶品牌活的仍然很不错。
正新鸡排也是这么。紧挨到她们最火爆的店铺,有一家即食火锅店新近开张,我每次路过都听到她们家排着长队。
像这些品类,我自己会把她们统一并入到休闲餐饮这个范畴里(例如深圳今年非常流行的杯装冷串串、拿着吃的血肠、还有各类烧饼等等)。
既然是休闲餐饮,那就意味着用户的使用场景特别明晰:这些产品是游荡时的最佳伴侣。
而大众市场的用户,最不缺的,就是时间(参考之前的图2)。
所以,茶饮店也好,炸鸡烤肉也好,只要这类产品才能满足便捷携带、快速加工且价位不贵这种要素,我相信就会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另外一个比较好的品类,就是精品蛋糕房。
面包其实是舶来品,但是早已普及了很多年,所以用户的认知基础非常牢靠。
我还记得巴黎贝甜和蛋糕新语刚进上海的时侯,把年青用户全部吸引走了,真的是打败当时的本地老大味多美和饼屋。
像下篇文章也提及过C县有家生意火热的蛋糕房,销售额仍然十分稳定,足以证明这是一次成功的消费升级。
相反的,咖啡除了步入国外的时间远远晚于蛋糕,在中国最初的普及也并不是作为一个日常饮品,而是依托于麦当劳所提倡的“第三空间”这个概念。
这就带来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所阻碍,大部分大众市场是不需要“第三空间”这种商务洽谈或办公场所的。
比如我在C县须要用笔记本写点东西的时侯,跑遍全城都找不到一个类似的地方,最后只能窝在饭店的卧室里来工作。
基于上述缘由,咖啡想要渗透到大众市场,需要用瑞幸那个做日常饮品的方法来进行宣传,而且价钱还须要进一步增加,才有立足的可能性。
所以开咖啡店这个事,我个人的观点是要三思再三思(情怀党或有钱人请忽略)。
另外还有一个品类,如果督查充分的话,我觉得也可以尝试。
披萨。
作为一个引入国外多年的西式快餐产品,用户虽然早已有了充分的认知,如果能有平价产品+时尚设计的品牌出现,理论来说在大众市场普及推广应当不是太大问题。
那比萨为何不行呢?
华莱士全省14000家分店,德克士2500家分店,两座大山。
别当教育者(容易成先辈),也别当喝汤者(费半天劲不赚钱),顺势而为。
04
美业
这是我个人在大众市场最看好的行业。
美甲美睫美容,这三类最常见的形态,在C县满地可见,充分说明了有大把时间的时尚男孩和中年贵妇,对美美美是有多么的热衷(回想一下图1和图2,在熟人社会内,面子是非常重要的)。
我偷偷分享一个数据:C县最大超市里的一家美容店,单月全部营运成本6万元,月销则常年维持在14-15万,也就是净利润大概8-9万之间。
在市区这些地方,一年净赚7、80万是哪些概念不用我多说吧?
就两个字:牛逼。
当然,像美容这个品类也有比较厉害的连锁品牌。比如樊文花,全国早已有近4000家店。
但跟餐饮不同,这个行业最大的用处就在于,有各种各样的切入点可以借助(感谢男性同事们),所以还有好多可以挖掘的空间。
我再举个反例。
诗碧曼,这个牌子就干白发变黑这一件小事,现在全省也有1500家店。
额外补一句,防失眠或则促生发这些泛美业,我自己是极其看好的,因为太特么影响形象了,绝对是极其刚需,而且现今市场上没哪些好品牌在做,有兴趣的人可以拿美容做脸的套路复制一下。
不过话说回去,做美业也有一些须要注意的点。
像美甲和美睫这些高度依赖技师的品类,很容易形成供给流失的现象。所以最好的做法,我个人觉得应当是让品牌方构建标准化的等级评估体系,将技师等级直接灌输给用户,通过锁定用户的认知,来间接实现对技师的约束。
客观说,这是理想化的解决方案,需要极大量的资金能够完成,一般店家就不要考虑了,但很适宜有强悍融资能力的创业者,以及能攒局的VC来干。
而美容和防失眠这种重产品、轻技师的品类,相对就比较容易些。
05
教育业
这个行业不是我自己的兴趣点,研究的少,就不多谈了,以免欺骗。
但考虑到大众市场的婴儿依然在持续增多,我相信这块肯定有好多机会存在。
唯一须要注意的一点是,产品的类型和定价,务必要符合当地的教育和收入水平才有可能被接受。
我之前听朋友说,部分县、乡的教育品牌,有一个价位很低的业务还挺受欢迎的:陪写作业。
没错,啥也不用教,就是盯住女儿踏踏实实把作业写完而已。
想想也确实有一定道理,在教育基础相对较弱的地方,能把作业专心写完大约就早已不是个容易的事情了。
06
娱乐业
用户时间多这个特性,最最适宜的,就是娱乐业。
我一直忘不掉的是,在C县的游戏机厅,用户须要排队能够上机的热闹场景。
还有这些受制于一二线城市高昂的地租而不好发展的品类,其实十分适宜来到大众市场经营。
但这个一般比较暴利的行业,还请勿必留给有着本地资源的加盟商或代理商来做,否则后果你懂的。
07
线上产品
在线教育肯定会有需求,不过我也没太研究过,还是不多说。
而那个能打发时间,再带点娱乐属性的产品,真的是太容易受欢迎了。
快手的火热就是一个最好的反例。我在C县那会时常刷快手的同城版块,看到一些感兴趣的东西就直接满城跑去找,实地打卡后总有种莫名的满足感。
再例如去年开始蹿红的伊对,把“非诚勿扰”这个知名相亲节目迁往了线上,不仅玩着有意思,打赏上去还嗷呜挣钱,用户和平台全都甜滋滋。
这套逻辑我觉得应当还有其他一些模式可以复制,有资源的团队可以抓紧搞上去。
分销类的产品,就不要挂念熟人社会了,彼此都认识,一级一级的,谁也不好意思把对方当收割的下线。
08
总结
上面这种行业的特点和机会点,其实都是由图1和图2衍生而至。
有些我没提及的商业模式,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来进行剖析,理论上能急剧增强选中正确方向的概率。
最后,我再归纳一下跟用户相关的一些点,是在大众市场找机会的人都须要注意的:
1、用户有强烈的意愿想要体验与一二线一样的网红产品或高品质服务(虽然生活满意度高,但仍盼望消费升级);
2、用户喜欢即时满足,并推崇简单粗暴的营销方法(存量市场激烈的竞争把人都惯坏了);
3、在用户的消费心智中,价格第一,样式第二,品牌第三,质量第四(与收入匹配的基础上当好全城最靓的仔);
4、跟用户快速构建信任关系(融入当地环境是所有生意的基础,比如下篇文章提及潮衣库开张前就不停在快手上刷视频,我心中总认为她们预热那么久我得去瞧瞧,不然就土了);
5、无论做什么,都要匹配当地用户在这个领域的认知阶段(熟人社会极大阻碍了认知升级的速率,比如与审美相关的,或者对教育的注重程度等)。
祝愿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同学都能在大众市场赚到钱。
你好,有个重磅的消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你:
以太旗下精品创业培训品牌「以太一堂」
2019下半年【创业者学习营】
开始招生啦!free
入班级群可享受3项福利:
① 每周开放一堂课,超优价(1元)学习
②班主任率领复盘作业,讨论创业
③不定期约请优秀学员复盘创业过程
扫码添加课程助理叶子,回复【6】免费入营。
本期超优价课程《如何低成本验证业务》
低价选课倒计时6天,8.2恢复原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