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花小萌主
前阵子见到一个短视频,老人颤颤巍巍地用手剥着一粒粒瓜籽,2岁的重孙一粒粒地吃着,一老一小,岁月静好,哪怕是他人的故事,也让看的人感觉温暖和感动。
近年来,老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互联网上,他们似乎不懂互联网,但却成为短视频中受欢迎的主角群体之一,经年苍凉下叠加下来的美,丝毫不逊于美肤滤镜叠加下的俊男靓妹。
这不,“八零徐姥姥”就是这样一位奶奶,根据数据显示,其在近日周涨粉约77万,位列抖音涨粉榜前茅。
“八零徐姥姥”是一个农村小吃帐号,视频内容是80岁的奶奶做各类小吃,如秋梨膏、辣椒酱、黄桃罐头等……尤其是9月7日发布的土豆泥视频,获赞超过107万。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主角徐姥姥像大多数的农村奶奶一样,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有自己的观点想法,对小吃有自己独到的经验,成为许多年轻人不曾见过的诙谐与追忆。这,大概是“八零徐姥姥”受欢迎的诱因之一吧。
互联网上,
有很多版本的“八零徐姥姥”
“农村+老人+美食”,类似“八零徐姥姥”这样定位的抖音视频帐号并不在少数。比如@秦巴父亲 灭霸父亲、@黔东农仓、@电话里的气味等,他们都是以前登上过主流媒体的榜样。
柳叶包子、红糖糍粑、烩麻食……2018年,制作广东特色小吃的抖音账号@秦巴父亲 灭霸父亲强势出道。农村里一方小小的土灶,用热腾腾的饭菜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目前,该帐号早已拥有近250万粉丝,视频被网友们双击近4700万次。短视频的尽头是带货,村里产的茄子、安康的土特产正逐步遍及全省。
而 @黔东农仓的主角是约70多岁张金秀老人,生活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共和镇焕河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的张奶奶与返乡创业的青年丁浪一拍即合,成了抖音上的“网红”,@黔东农仓早已拥有近80万粉丝,双击数也有近 1300万。
@秦巴父亲 灭霸父亲是儿子离职返乡搞创作,而@黔东农仓是大学生丁浪返乡创业,焕河村2019年曾荣获国家第二批中国传统民居名录,四面环山,古朴宁静。
在传递乡村秀美风光的同时,将焕河村的小吃特产传递出去,张奶奶用地瓜制做小吃的短视频,曾经获得了2000多万次播放,通过这个视频,村里卖出了5000多单地瓜。
还有@电话里的气味,主角是来自河南省新郑市龙湖镇张沟村的岳春华父亲,也是80多岁了,在抖音上拥有百余万粉丝。为她拍摄短视频的,是2018年学院结业的年轻人古景。
与其他抖音博主不同的是,岳奶奶的小吃,都是从抖音评论或私信中选购下来,为网友订制的童年追忆。比如,炸馒头片弄成的父亲牌披萨等,主打一个童年追忆和乡愁。同样的,@电话里的气味也用短视频帮村庄里的特产带货。
“农村奶奶+美食”题材的视频背后,有很深的价值挖掘。
“八零徐姥姥”类视频走红的缘由有什么
纵观这种短视频帐号,基于农村场景的奶奶题材短视频,尤其是小吃短视频,走红的诱因大约有什么呢?
1.政策对短视频的营销影响力
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从乡村看懂中国,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在这样的新政背景下,数字化手段逐渐在乡村发酵,无论是乡村整治、乡村旅游还是乡村小吃……再加上短视频快速发展,用户自助生产内容成为一种趋势,有人觉得,短视频打破了主流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割裂的状态,在协调性和统一性上建构了有效的传播路径。
而且,为了保证农村短视频的良序传播,政府部门加强对短视频监管力度、对正能量草根用户的扶植,类似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必然是响应呼吁的。于是,农村创作的叙事理念渐渐在思维上有了新的突破。
在全面施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时期,“八零徐姥姥”类的短视频创作者便迎来了顺风,顺流而上,总是比逆流更容易些。
早期,抖音的负责人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也仍然大力扶植与鼓励三农内容创作,通过流量扶植、培训等方法,帮助三农创作者及所在村镇农户降低收入,助力各地三农发展。
抖音负责人以前表示,“很多农产品质量非常好,但之前由于知名度不高,销售渠道不畅通,也卖不上好价格。作为联通互联网平台,我们希望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的全方位展示,解决乡村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三农创作者构建品牌,让乡村好物被更多人熟知。”
“政府+短视频平台+乡村人才”成为近些年来乡村场景数字化记录与推广的主要模式之一。流量经济,不但要紧抓时代风口,还要捉住新政风口,才能集天时地利于一体。正如明年超火的日照火锅,政府搭台,官员加碳,摊主烤串,百姓赚到钱,不火都难,政府有“淄”势,人民才有“淄”味。
2.银发流量与用户的人物情感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大家都听过一首摇滚,“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爷爷老人、外公奶奶,可以说是很多人的白月光,贯穿着童年的快乐,成年的思念。情感需求,向来是流量角逐的核心。
首先,是舐犊之情,相比于各类靠逼格和方法获胜的小妹妹小姐姐,以奶奶为主角的短视频,更多的是天伦的情感链接,像一股清流,以朴素和真情实感迅速风靡流量空白区域。老年主题的视频,易使用户联系到自家亲戚,进而引起共情。
其次,是减轻恐惧,老年人的短视频通过年轻化的态度或则潮流的生活方式,让受用户忽略年纪带来的焦虑感,原来老年人也能赶互联网世贸,老年群体也并不一定就是孤寂与落后的;
最后,是反差萌,老人对互联网的青涩都会带来一种反差萌,就像童年无忌通常,带给用户许多的惊喜。
于是,从2018年开始,短视频平台步入了“夕阳红”全面爆发的时代,“爷爷等一下”、“陕西老乔”、“罗姑婆”、“小顽童爸爸”、“淘气陈奶奶”、“姑妈有范儿”、“时尚奶奶团”等陆续出圈,百“老”争鸣。老人,曾经被互联网敌视在外的人,逐渐成为了互联网的流量宠儿。
据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联通互联网“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显示,中国联通互联网50岁以上的用户早已超过5,000万,在短视频领域的使用时长急剧上升,虽然银发人群在娱乐行业的渗透率高于联通全网,但短视频尤受青睐。
银发流量激发跨代同潮,聚焦银发流量的人物情感需求成为许多品牌营销的切入口,有人曾总结,无论是以老年人视角的品牌故事述说,还是聚焦代际关系的合家欢式营销,都呈现出数目更多、质量更高、情绪含量更深的特性。
如2023年兔年国庆期间,特仑苏发布了贺岁广告片《更好的2023》,播放量高达6000万+。不同于往年广告片里传统的奶奶形象,心怀梦想,保持热爱的徐伯伯引起了诸多消费者的讨论。相关话题阅读次数达到近10亿,讨论次数近20万,这无疑是一次与中老年人有关的成功营销。
所以,“八零徐姥姥”这类帐号,以“银发”人群为主角,也是想利用老年营销,满足合家欢情感矩阵需求。
3.乡村场景是用户的自然憧憬
乡村场景,是流量与文化的单向前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不再是印象中坚苦的代名词,而成为宁静、惊艳的诗和远方,是在城市内卷之下的自然憧憬,是快节奏下慢的疗愈,是成年恐惧下的自由空间。从乡村的场景里,感受百态人生,构建生态佳苑。
“乡村慢生活+品质感视频”成为新的增量公式, 村落风貌、生活四合院……那些在书中的传说与描述,通过短视频,一点一滴地诠释下来。在城市场景的灯红酒绿以后,乡村场景,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期盼。
就像现今很火的@山白,通过复刻中国传统物件、技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走红,自发布古法徽墨视频以来,曾12天涨粉250万。还有博主@李意纯复原唐代走马灯和火草衣,博主@江寻千还原千年绝招打铁花,博主@朱铁雄变装成戏曲样貌,博主@彭南科尝试用古法炼金银,博主@彭传明从养殖开始还原乱菊手艺……
传统文化利用流量弘扬,流量利用文化显得深刻和持久,成为单向前往的关系。
乡村场景,也是情感与用户的相互抒发。城市场景,总是一种高大上的存在,相比于乡村场景,有较大的距离感与束缚感。乡村场景,提供给用户故乡留恋的表达,有接地气,亲近的优势。
同时,通过对比又给人一种幸福感,比如“八零徐姥姥”中,一碗小小的,普普通通的土豆泥须要10元钱,在乡村,10元钱可以做好多土豆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好像回到乡村,就能纾解许多的恐惧,焦虑少了,幸福感自然就多了。闲适、慢节奏、低肉欲的生活状态,成为许多用户喜爱与艳羡的田园生活样本。
4.美食是社交媒体的万能货币
抖音相关数据显示,抖音最受欢迎的三农视频内容TOP3分别是农村生活、农村小吃、三农电商。所以,“八零徐姥姥”类的抖音账号,往往以“农村生活+小吃制做”为主要内容诠释。
首先,农村小吃是中国奇特的饮食文化之一,充满了传统和地方特色。无论这种小吃是否有独到的气味和制做工艺,朴素自然的烹调场景,本身就极具吸引力,且为日后农村土特产带货埋下伏笔。
其次,农村小吃的历史可以溯源到唐代,承载着农户的勤奋和智慧,它除了是一种小吃,更是一种传统和文化的弘扬。可以说,美食如同用户的根,成语有“落叶归根”“根深蒂固”,可见,作为“根”是烙印在用户的骨子里的需求。
最后,“一箪食,一瓢饮”, 农村小吃在社交中饰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成为社交的媒介、社交的场所和社交的礼物,从而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用小吃来抓乡村振兴,相当于捉住所有“干饭人”的胃。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一方物。正如因一碗螺蛳粉而起的“你粉有了”、“以粉会友”、“因粉绝交”等网路玩梗和线下消费场景,成为Z世代新的社交货币。螺蛳粉名声大噪后,人们追根溯源,其背后发源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也浮出水面。
农村小吃成为小城向外递出的一张名片,也成为了历史文化的名片,吸引着用户弘扬小吃探求精神。所以,在广大需求的推进之下,农村小吃矩阵日渐丰富,农村小吃流量也日渐出圈。
综上,通过“政策趋势顺水+银发情感矩阵+乡村场景复刻+农村小吃社交”,“八零徐姥姥”之类的抖音视频帐号成为吸流的存在。
借助平台的力量,挖掘受众的情感,展现远方的场景,回归纯朴的口味,城市的发展其实千篇一律,但乡村的的风韵却千姿百态,远离钢筋水泥,从小桥流水之中找寻流量的切入口,或许,会成为越来越多视频博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