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PGC直播、PUGC直播、UGC直播这三个类型展开了剖析,并企图从中找到直播的发展潜力。
19年的直播领域,除了直播带货的广泛推广,好像没哪些新玩法、新网红主播出现,哪怕一个新名词也没有,难道直播真的到了终局吗?
到处留传的快手直播收入300亿,抖音200亿,存活的中小平台借助秀场也能闷声发大财,好像一切都定了型,没人再关心直播能出现哪些新方式。
回想短视频时代,有美拍、秒拍时谁会想到有抖音,都觉得短视频格局已定,就是个不大不小的领域,没想到抖音的崛起带来了抖音快手双大鳄时代,互相竞争上将原有的赛道不知扩大了多少倍。
虽然秀场直播、直播带货的流水不错,但我相信即便是大鳄平台没挖掘出全部潜力。不考虑其他外部诱因就事论事,直播的核心特征:“同时在线”,还没有被充分利用。
为什么要继续挖掘?
娱乐玩法没有终局,永远在迭代,虽然短视频平台各类数据都挺好,但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抖音没意思了”的声音,松懈都会出现新的形态革你的命。
用户的需求在不断进化:我仍然在想下沉市场用户是否存在线上意义的进城,即渐渐接触一二线常玩的互联网产品和内容。
例如快手作为广大下沉市场用户的第一站,让她们看见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但随着时间推移用户会渐渐接触到更广泛的互联网内容,不同群体间的内容消费延后会原先越少,这既是危机又是机会。
而更直接的危机是:中小直播平台由于秀场变现容易,多数已成为纯秀场。没有流量蓄水池,秀场要不慢慢萎缩,要不获客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且目前的直播秀场真的只靠打赏撑起的流水吗?真以为秀场可以同时存在多家,土豪依然供应充分吗?还能靠打擦边球轻松挣钱吗?
不改变的话,它饱含了风险。
直播的潜力在那里,我想按3个类型分别谈谈:
一、PGC直播——难度最大,潜力最大
目前PGC内容与PUGC、UGC相比数目很少。哪些算PGC直播内容?
1. 大主播的直播间
海量的用户、高额流水配合幕后的专业团队,看起来像PGC内容,但从类型说小型活动,例如个人演唱会、见面会甚至快手上的网红婚宴等专门为某主播构建的活动才算PGC内容。
除去那些,日常的直播也仅算PUGC内容,而且平台和经济公司对主播缺乏有效的培养流程和能力,曾经的大主播都是时代红利产物,目前已经很久没出现新的话题主播了,所谓的PGC机构空有机构之名。对比传统娱乐圈的专业经济公司,还有很大提高空间。
2. 直播综艺
前两年基本是直播PGC的代名词,类型上算PGC内容,但各平台实际执行出的结果属于强行1+1,只作出了综艺的直播未剪辑版(多吐槽一句,人家传统综艺的节目方式根本不需要直播好吗),没人去探求真正符合“同时在线”“在线博弈/互动”特点的“真直播综艺”,仔细想想方向还是有的,篇幅有限有空引见。
游戏比赛直播。更类似传统PGC直播内容(新闻、体育比赛),从赛前预热、比赛时解说和实时比分展示、赛后总结,各环节满足比赛直播的特征:
观众熟知规则,比分展示让听众随时进出也可了解大赛的进程。实时性,赛事的录播永远不如直播好看,实时的未知感和参与感是录播永远给不了的。
所以,赛事算PGC内容但不算探求出的新形态,只不过之前没有合适等平台来承载,出现在了直播平台,这也是其它垂直类别展会/赛事在直播平台听众寥寥的诱因。
有没有一种互动玩法让这类内容更有参与感以区别于电视直播?这也是有潜力的一个方向吧。
3. 直播答题、直播间秒货
这是我觉得唯二存在的成功新方式,均充分诠释了同时在线+互动的特性。
直播答题是多人同时在线博弈,在海量用户的直播间里,不仅有热闹的气氛和高额的奖金激励,你的每一次选择就会影响别人,实时的参与感让人感受到了新形态的魅力。
直播间秒货(对,不是直播带货)的价值点在于在线秒杀玩法,我觉得普通直播间带货也就是个广告位,人多人少完全不是一个形态,头部主播直播间听众消费冲动性更高,需要更精细的打算以提供合适的货品和有竞争力的价钱,在直播和抢货秒杀的加持下,主播是一个听众和店家间的高效连接器。
观众数和折扣相互影响,观众越多越能领到低廉的价钱,这也就是卖货主播不敢长时间放假,而且脸部通吃的诱因。
总的来讲PGC直播领域未知的东西太多,部分方向门槛太高且涉及到与特定领域到结合,必须能掏出改变原有生态的能力才行,而且两种成功的形态均出现许久且有各自的生命周期。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这儿会爆发出巨大的价值。
二、PUGC直播——需要更多赋能工具和上升通道
我觉得各类型的职业主播均属于PUGC领域。加入帮会/家族的主播哪怕目前收入不高,也属于脱离了纯UGC的阶段,应该算在PUGC里。
例如秀场其实是一个人生产内容,其实不算UGC直播,成熟的秀场主播属于PUGC,有一定的门槛和组织。
1. 为什么要注重赋能工具
自己就可脱颖而出的各种主播、网红,属于自身能力足够,不需要哪些赋能有用户量即可。多数平台没有做赋能工具和上升通道的深挖,不是这种没用,我想部份是没有能力做好,部分是业务压力没这么大没动力过多尝试。多数人属于有点能力但还不够对状态,需要平台帮助。
例如PK这个最常见的赋能工具,感觉早已很成熟了,但仔细想想,本来是秀场的一种变现玩法,怎么被各类用户中被玩出了不同的疗效呢?
有的看起来表面是竞争但实际属于合作向粉丝套路礼物;有的主播通过PK来一起跳舞唱歌创造内容,根本不常索取礼物;有的小主播玩PK仅仅是直播间没人为了找个人聊天。
因为PK本质是一种连接器+竞争玩法,连接器可以选择不同的联接规则,也可以搭配不同的玩法。
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可以优化匹配规则,选择匹配同段位还是高段位的主播,可以匹配更多的人甚至同屏多人PK组队PK。可以降低合作玩法,来创造内容或共同达成某个目标,可以优化目前很少使用的赢家通吃玩法,让这些刺激性更大的玩法出现在合适的时机而不是轻易开启,吸引更多爱赌一把的用户。
连接器解决了匹配和联接的问题,那接下来是破冰和生产内容。
游戏化的玩法、社交游戏类玩法配合制造流行玩法的机制,是否能形成像短视频滤镜一样丰富的玩法,吸引你们模仿?
这样除了能提升直播内容质量,也能在更多维度的互动中诠释一个人的特征,更快构建一个主播人设。
而且理论上应当给不同群体提供各类玩法,目前多数互动功能是提供给秀场主播、游戏主播的,垂直领域的主播仍然须要合适的互动玩法。集赞、订阅、打招呼、连麦、竞猜、投票,已有的方式须要全方位的升级和功能整合。
2. 主播端缺乏主动集聚人气、营造氛围的功能
目前主播几乎没有主动发起的提升爆光功能,除了找人上推荐位,多数人只能听天由命,被动等待付费用户过来挽救自己,收到礼物提高实时排行降低爆光。
实际上我们做过一个尝试,主播有很大动力使用这类功能,而且主动发出信息后,会对自己有积极暗示,接下来的直播会更好的表现自己,争取留住新进来的用户。
营造氛围功能。直播的价值在于同时在线,人数越多越热闹氛围越好,同时也有天然劣势,人数不足时直播间会步入恶性循环,主播由于没用户会步入傻笑状态,新进来的用户听到冷清的直播间和傻笑的主播也待不住。
例子(聚集人气和营造氛围也有相关性):
3. 上升通道
从上升通道的角度看,目前没人能说出一条明晰的主播升级流程,到达哪些阶段能出席哪些独有活动,获得哪些资源。
也许是资源过少,等级提高后没哪些可解锁的特权,也许是难以弄成产品化,还逗留在人治的的阶段,但不管怎样结果是广大PUGC主播和粉丝目标感不强,只有一个遥远的“我想红、我想挣大钱”,没有短期切实可行的目标,平时的平台活动及赛事仅限于背部,腰部主播体会不到。
为什么把赋能工具和上升通道置于一起?
如果能优化赋能工具,提高直播内容质量,即使按现有的上升通道也会加速主播成长,如果作出了明晰且有效的上升通道,其本身也算一种赋能工具,例如PK做好了即能提高段位又是一种创造内容的形式,这两个东西相辅相成。
直播须要同时在线,维持一定的人数才有疗效,在这个碎片化的消费时代,想吸引用户耗费极高的时间成本逗留在直播间,需要更高的直播内容质量、更快体验到直播乐趣,我相信随着赋能工具的提高,还会涌现出一批高质量主播,这也是直播平台的价值所在。
三、UGC直播——比起内容,更像是社交
包括非职业主播和部份用户。个人能力最差的类型,观众少收入少,也许不会聊天,不会维护粉丝关系。从创造内容上看,赋能难度较高。这些直播内容质量较差,比起生产内容,更类似于1vN(N你们习以为常的觉得快手上有大量这种内容,闲的无趣时开个直播,跟听众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其实调查了下虽然在秀场平台也有好多不赚钱却坚持播出的“主播”。他们似乎是据说直播挣钱来碰碰运气,也许是为了打发无趣时间。换个角度想,他们不是直播的优质主播,却是陌生人社交中的优质用户,他们须要一个更合适的舞台。
1. 直播与陌生人社交结合的优势
诚意:用户越来越注重诚心社交,别说满天的卖茶女和各类杀猪盘,在左右划玩法中即使你匹配到一个真人,半天回不了一句话,TA外观再吸引人也会让你体验不好。UGC社交主播能做到实时在线且乐意露脸,诚意爆棚。
低社交压力:为什么随机视频app在国外都要带上头套,把一个原本高效的社交玩法又加了一层,是因为国外用户自尊程度更高,匹配时的挫败感会严重影响使用体验。但以用户身分与那些主播聊天,对方可接受你不语音不露脸,极大增加了社交压力,被拒绝被无视时更易接受。
听上去目前的直播平台也可满足部份社交需求,那还有哪些潜力可挖呢?
目前的分发方法和互动形式都是为主播服务的,形态不是最优。提高匹配效率、破冰效率、产生真实社交内容的效率、关系固化的效率,才能最大发挥同时在线的疗效。
如果能让随机视频真正的使用上去,由社交意愿更强的主播推动下普及基本玩法,由小主播+用户渐渐变为用户+用户。降低社交疑虑,提高用户的陌生人社交能力,形成一套合理的玩法吸引你们模仿。这才是一个更有想像空间的方向。
从高效联接人这个角度想,找到某方面在线的人,也许会形成更多场景的陌生人社交,而除了是闲聊或异性社交
2. 可行性
算法能解决社交问题吗?
算法是人与信息联接的目前最优形式,但社交是人与人的联接,不是只靠算法能够解决。
快手、头条系的短视频导出直播,看似导出了适宜的用户,但看惯短视频的用户多数很难沉溺出来——习惯了连续的多巴胺获取,没融入直播的话体会不到价值。算法会形成重大作用,社交的各步骤也不容忽略,必须要功能+算法结合。
18-19年的陌生人社交热潮说明这个领域需求没有被挺好的满足,但诸多尝试的不温不火也说明了难度极大——匹配效率不低于左右划玩法没有意义,国内用户社交能力差,对赋能工具的要求很高,至今没有一个可行的新形态出现。
正面解决这种问题很难,那为何不换个方向,利用好这种常在线常露脸的优质社交用户(小型素人主播),来再度尝试陌生人社交这个困局呢。
也许有人说好多直播平台也尝试过社交玩法,最后并没有哪些好疗效。
我觉得差别在于之前的尝试只是同时提供了直播、左右划匹配、随机视频等多种服务,功能间联系并不大属于强行1+1,且没有做破冰和形成内容等功能,所以社交效率没有提高,尝试后被舍弃也是正常的。
另外从行为上好多主播乐意开直播而不是1v1匹配,是不想为了一个人丧失整个森林,希望直播能够为其带来更多的粉丝。开播代表随时保持可联接的状态,如提供一个不关播能够开的社交玩法,会不会使用机率更高。
最后想说的几句话
从直播收入看同时在线价值:19年四处传说的抖音直播200亿快手直播300亿,不知真伪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如果在模式这么单一的情况下能够达到这么收入,直播的潜在价值还是很高的。
大家一定是期盼直播是下一种视频形态,而不仅仅是个变现的方法,说了一堆可优化的点,但总是看见希望,却想不出具体形态是哪些,说明可行性有问题,或者所需的一条科技树早已开发完毕,可另一条必须的科技树还差的很远。瞎说了一大堆想法,希望你们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