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快手的网友,肯定绕不过“太原老葛”这位老铁。
这三天,直播带货圈又炸了锅,诸多粉丝接连爆料,太原老葛直播间涉嫌虚假宣传数据作假。
宣传明码标价原价2499,只要手快0.01元秒杀,活动昨晚,眼看一万台手机一扫而空,老葛团队立刻毁约说活动不作数。
工作人员宣称系统有误,粉丝纷纷打出质问三连,眼看此次是误导不过去了,老葛当机立断,掏出200大洋补助用户,不料此番息事宁人操作不但没有奏效,反倒将老葛自己推向了滚滚油锅之中。
刷单冲量作假宣传,千万粉丝主播人人喊打
事情是这样的。快手网红“太原老葛”最近又搞了个“亮剑”专场,目的就是要跟快手最大的带货主播硬拼。
就这样抱着鱼死网破的态度勇往直前,老葛果然急速抵达了顶峰,并单方面宣布获得胜利,看他那充满眼泪的眼睛,手握写着“只要你足够努力,胜利就离你不远”的大面包,正向手机屏幕前的千万听众分享单场GMV突破2亿的大荣誉。
准确来说,不是2亿,是2.89亿,看飞瓜数据,4.24到4月30日间,太原老葛的预估销量为307.9W,预估销售额2.89亿。
其中销量前10,第一名玉米须银耳片、第三名海信电电视,分别创下了3928万家乐3350万销售额。
亮眼数据在圈内有口皆碑,但很快指责声音也接踵而至。2.89这个销售额很可能掺杂水份。根据网上爆光的后台数据,如果是真的,那这直播间的作假程度可以说是令人瞠目结舌。
如上图,总销售额只有1.16亿。第一名玉米须银耳片、第三名海信电电视根本不在前十名之列,而堪称卖了3140万的卷纸,真实销量只有320万。牛奶也一样,实际销售不到飞瓜数据的15%。
订单作假,刷单冲量大机率是常规操作一时半会虽然很难查处,眼下估计还有虚假宣传舆论指控更亟待老葛团队出面消弭。
就是真实销量第四的“华为手机+宾创数据线”这个项目,也就是开头提及的手机维权风波,原本是直播间做的福利活动。
据宣传说有1w台手机,标价2499,只须要支付0.01元就可以领到。结果到了8点多工作人员说是系统错误,抢到的用户不发,只给补偿200元。
具体多少人发的手机,多少人发的200元,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老葛玩火又一次狠狠冻伤了自己。
大爷大叔迷上狗血剧情,娱乐博主开始直播带货
必须承认,要论直播带货,太原老葛的剧本编排还是有一套的。
像以前吸睛无数的二女争夫戏码,上来就约请来富家女“一恋倾城”主动向西安老葛告白。这波操作迅速招来二百多万人围观。
流量到位以后,“一恋倾城”也渐渐开始曝露自己的真实目的,非常自然地以送的名义卖头上的玉璧耳环戒指。
这番大方送礼,已然吊足食欲,但这还没完,太原老葛上场后,却反其道而行,面对多金美眉美眉追求居然不为所动,还骄傲宣传称自己根本不差追求者,像同样多金美眉“寒山月”就乐意掏出一切财富,嫁给自己….
就这样,夸张的剧本搭配粗劣的演出,嘴上吆喝最低的价钱,私下与工作人员勾结好作假手续的常规套路,不断吸引用户观看甚至下单订购产品……
知乎上曾有用户提及:家里的奶奶早已对直播间里头的剧情坚信不疑,有的甚至早已上瘾,看到就免不了被割豇豆。
事实上,身为“情感主播”,太原老葛一度由于涉及粗俗恶意炒作,被封号了五年,但出人意料的是,复出以后的他比之前愈发火。
过去两年,这位把握剧本流量密码的娱乐博主,不但被粉丝同行恶狠狠捧上了“快手总编剧”的位置,还摇身一变变革成了带货主播。
直到去年315卫视爆光“苦情戏的局中局”戏码,一些以狗血爽剧为诱饵收割老年人的直播帐号才有所收敛。
直播套路早已被爬扒了一轮又一轮,只可惜舆论热度之后,看似诠释情感剧,实则误导老年人购物的骗子又开始流行上去。
打假力度如此低,谁最重伤?
从妯娌关系到伴侣外遇,从债权问题到农地纠纷,各种元素之间的碰撞为听众奉上了一出出旧瓶装新酒的狗血戏码。
“开端坎坷诡异,过程高潮迭出,演员们声泪俱下,仅需几个小时,无比尖锐的矛盾总会柳暗花明,坏人得到惩罚,好人收获完满…”
编排剧本骗奶奶,制造虚假人气和虚假数据,让奶奶退款无门。类似的帐号背后,其实不只是有一个带货主播,还有一条集剧本、表演、产品、销售甚至盗窃的红色产业链。
用户粉丝的每一次点击观看,都在变相加固这条产业链。披上“大爷大叔”们谋一波福利的牛皮,做着误导粉丝、误导消费者,谋取不法利益的生意。直播带货的世界,不应当是这样的。
相关数据预计,2022年国外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可达34879亿元,同比下降47.69%。在赛道高下降的背景下,目前有近5500余家直播电商相关企业。
直播电商企业也迎来了井喷式爆发,而其中有5.90%的相关企业曾出现经营异常。这是否意味着平台的惩戒力度远远不够。
黑猫投诉[投诉入口]平台数据虽然证明了这一点,2022年全年以“直播”为关键词的投诉量超7万条,同比下降约3.5倍,其中虚假活动、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欺骗等问题最为突出。然而在另一组数据之中,近7万条投诉,仅有不足2千条相关行政处罚信息。
要知道,消费者糟糕的消费体验似乎永远都没法被低价钱抚平的。对品牌店家来说,类似的刷量涉假操作也会带来更大的隐性售后成本和风险。
这无异于身陷了死循环。靠卖惨、编剧本、卖赝品可以挣钱,但长此以往将对行业生态导致反噬,说到底,直播带货追求的是一种信任经济,“劣币驱逐良币,最终是整个市场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