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3:平台称对“应援计划”不负法律后果
一款名为“魔饭生pro”的手机应用,宣称是“专业粉丝应援平台”。应用内,提供多位娱乐名星的“应援计划”集资服务。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名为“某名星全球后援总会”的用户,发起了该名星21岁生日应援计划。计划显示,将在该名星生日当日,于线上线下投放广告,且拿来筹办生日会,为之选购生日礼物。筹款目标金额为21000元,已筹办1510.7元。
点击项目中的“我要支持”,则跳转至递交订单页面。价格显示,用户可支付从1元至1998元不等的价钱,支持该项目,也可自定义金额。
相关应援合同则称,魔饭生作为平台方,仅为发起人与支持者之间的应援提供平台网路空间、技术服务和支持等服务,并不是发起人或支持者其中的一方。“应援与魔饭生平台无关,使用魔饭生平台形成的法律后果,由发起人与支持者自行承当。”
协议还称,已生成的订单不能取消或退票,“如有特殊问题,由支持者自行与发起人沟通。”
记者调查发觉,在天猫、QQ群中也有大量人员接单,帮助卖家到各大平台去刷流量。比如花30元就可以实现一条微博的100次转发,10元可以买200个赞、20元可以买500个赞,300元能够降低1万名粉丝等。在一个刷流量QQ群中,群主可以代刷微博、微信的转发量和阅读量。根据转发形式,价格也不一样。通过软件进行转发每100次收费10元,而人工转发100次则要价30元。这名群主告诉记者,相比软件转发内容丝毫不差且时间极为相仿,人工转发呈现的时间差则会愈加安全。
粉丝:组长每晚检测 长时间未完成会被踢
陈鑫(化名)是一名高中的中学生。从2019年1月初加入了某粉丝群,她就自觉地做起转发的任务。每天早晨,陈鑫就会登陆各大应援APP,开始做“任务”。转发微博、做超话互动、百度数说人气榜等,她会一一进行。从最开始每晚只须要转发微博100次,到后来,同时进行多个任务,陈鑫开始倍感力不从心。其中的一些任务,她只有在应援APP上冲值就能完成。对于追星做任务,陈鑫的父亲极为反对。他们觉得那会耽搁学习也影响休息。所以陈鑫只能偷偷进行。
陈鑫说,虽然做任务费时吃力,但一旦上手就很难停止。做任务数目大的粉丝会有机会进行中奖,获得名星周边纪念品甚至名星见面会的机会。陈鑫说。进入粉丝群后,身边所有人都在给名星做助推任务,每天还会有主任统计任务量,不能完成的人,会被其他粉丝“鄙视”。如果有人持续一段时间没有做任务,则会被踢出粉丝群。
个人接单QQ群。QQ群公告截图
律师:粉丝其实自愿 但涉嫌违规违法
针对粉丝订购相关服务,通过平台、商家等手动转发评论名星微博的行为,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明日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种行为涉嫌违规违法。
他解释,虽然这是一种粉丝自愿行为,但属于数据作假,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联通细则》和《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中关于实名制注册,不得以虚假身分代办入网手续,实施搅乱网路传播秩序的法律规定,应给以严禁。
韩骁说,从实际情况来看,粉丝就会使用从APP订购或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微博大号进行绑定,再进行刷量、抡博,以达到应援的目的。APP也通过提供相应平台,进行赢利。“APP相关行为,涉嫌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严重者涉嫌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至于平台提供“应援计划”服务声称不负法律后果的规则,韩骁觉得,该合同条款不合理,因为平台作为网路服务提供者,有初审及监督义务。“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平台需在未履行网路服务提供者义务的情况下,承担侵权责任。”另外,根据《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平台有义务查证应援项目真实性,监管资金去向,以保证网路安全,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
据媒体报导,近年来,一些“粉头”借集资之名行盗窃之实,甚至携巨款消失。对此韩骁说:“通过非法手段实现的注水数据不会长久,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韩骁建议粉丝理智应援,合法应援,切勿盲目以非法手段进行应援。此外,在进行应援消费时,首要保障自身财产安全,拒绝一切霸王条款。一旦个人合法权益遭到侵犯,应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采取合法手段维护个人权益,如涉嫌民事犯罪,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专家:刷量、抡博行为不理智 追星应有限度
为偶像花费时间金钱刷量、抡博,部分粉丝此举令一些公众不解。对此,中国政法大学院士、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校长皮艺军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粉丝追星应有限度。
皮艺军觉得,崇拜欣赏一个人属正常现象,因此粉丝的追星行为,如在正常行为规范内,则是理智和正常的。但如前述有中学生每月花费千元、每日为偶像刷量、抡博的举动,他认为已超过正常限度。
“目前,粉丝群体以中学生为主。青少年没有经济来源,这种行为并不理智。”皮艺军说,“纵使是有经济来源的成年人,这种行为也是过度的。这个限度可以通过常识来判定。”
在皮艺军看来,青少年处在青春期,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而经媒介打造,如今娱乐名星的形象常常是财富、容貌、风度的结合体,因此,青少年对她们形成偶像崇敬,并不令人意外。
“这种限度的追星行为,是一种心理依赖的表现。”他说,粉丝通过这种行为,维系着与名星之间的联系,也因而形成一种投射心理,认为自己与名星合为一体。“如果沉溺于这类行为中,可能会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导致负面影响。”
新京报记者 张静雅 潘闻博
编辑 李劼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