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产品特点
(1)以圈子为单位,缩小社交半径
同一用户在不同圈子的记录是独立的,即帖子、成绩、签到等按圈子分别计算和显示。圈子更像是之前论坛下的一个版块,独立招募管理员,独立建立积分系统。
(2)匿名会员,扩大社交功能
在每个圈子下,用户可以编辑圈子昵称和个人资料,并选择是否显示知乎个人主页的链接。活动广场心里有个灵犀,类似于QQ新的匿名配对,增加了游戏化的玩法。无论答案是否正确,您都有机会向提问者发送私信。
(3)增加渠道,扩大兴趣圈
(4)等级和身份的激励体系
圈内规定4级用户可以发起投票,5级用户可以发起话题。等级经验的获得依赖于发帖、签到、分享圈子或发帖。成为圈子管理员,经营圈子,获得身份提供的荣誉感。此外,公众号将被“赞美”管理员推广。
二、知乎圈子布局
为什么在 1910 年代末和 1920 年代初推出了这个圈子?知乎圈是一个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来分析:
1.青春圈的产物
早发于“高知商社”社区 知乎标签运营几年后,为了吸引流量和活跃用户,牺牲了内容的专业性来换取用户。用户的涌入意味着话题的广度扩大了,但内容的质量必然会下降。
近年来,问答社区非常火爆,知乎也在围绕知识付费开发直播、专栏、杂志等功能。但从过去一年的下载数据来看,下载量呈现下降趋势。
看一组关于知乎用户年龄数据的描述:20%的人年龄在19岁以下,70%的用户年龄在20-29岁之间,30-39岁的用户占9%,其余占 1%。
30岁以上用户占比不到10%,大部分属于平台种子用户。知乎依靠这部分精英贡献高质量的答案来吸引用户。但近十年过去了,这群人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年轻用户的涌入让问答社区变得更加“杂”。
19年前开始的流量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尾声,千禧一代的市场还是很大的。知乎开始了这些人的想法。
知乎是实名制,但为了迎合Z时代的交友喜好,知乎圈子开辟了一个匿名交友的地方。特点是用户可以更改每个圈子的昵称,并有选择地关联知乎主页。
这样的设计让用户可以在不同于大号赛道的公共场所的角落里隐姓埋名地做事,激发了喜欢探索和追求新奇的Z世代的兴趣。
可以发现论坛快速刷贴赚积分方法,速交同心的游戏化设计,在娱乐圈的参与者更多。
同时,圈子以兴趣为聚合点,不同于以问题为单位的话题,圈子下的单位可以专注于某个学校、明星、行业,人与人的联系更紧密.
Z 世代就是这样一个会为自己的喜好买单的群体。他们会组成追星小团体,圈子是这个群体的聚集地。
跑了九年的知乎开始拥抱年轻用户。
2.问答社区的社交布局
知乎的slogan一直是“有问题就去知乎”的问答社区定位,最早可以聊的社交功能就是评论区和私信。后来,带有社交属性的直播也被知乎放在了墙角,并没有作为转化率高的业务来经营。
圈子上线后,最初的入口放在了个人主页的卡片下,搜索并没有给出关键词入口,进圈浏览的过程也没有现在那么快。升级一级入口,增加圈子搜索权重,是知乎高度重视社交的一个秘密标志。
近两年,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社交软件,试图从校园、相亲、职场等场景覆盖30岁以下的年轻用户群体。在社交赛道上,做知识问答场景的知乎也在迎头赶上。
可以说,以前的知乎是一个问答平台,来知乎的用户并不是单纯的社交目的。
基于匿名的圈子赋予了这个平台更纯粹的社交属性。下载知乎后,用户无需访问问答社区,即可直接转圈,并将其视为QQ空间的后续。另一个“社交领域”。
社交薄弱的知乎正在增加他的社交份额。
3.推荐算法之外的净化场所
知乎首页分为三个问答词条:关注、推荐、热搜。基于浏览记录的推荐算法的广泛使用,使得用户可以看到的话题越来越局限于某个圈子。除了关键词之外,看到与自己兴趣不符的话题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了。
知乎需要打破这种机器操纵的恶性循环。圈子的诞生可以缓解这种现象。
p>
圆方根据类别做了一个导航栏,为用户提供了这个兴趣的“菜单”。满足了用户“虽然我不点一些菜,但是有菜单可以在我想参考的时候看到”的心理。
p>
封闭圈下的知乎想为用户发现新的可能。
三、圈子的运作逻辑1.知乎关键词:好玩、有趣
在知乎,知乎圈的公众号简介是:带你去最有趣的圈子。在“知乎圈展馆”栏目下,在每次巡展的主题下论坛快速刷贴赚积分方法,围绕“好玩”和“有趣”的关键词推荐展区。
2.微博关键词:娱乐、明星 他是名人。他挖掘粉丝俱乐部到知乎的流量,通过参与话题鼓励粉丝积极发言。
在微博上,通过“追星是什么样的体验”,让粉丝参与饭圈制作大赛,为圈子吸引流量。
四、未来预期
互联网红利走到尽头,知乎选择降维赎回。
从数据上看,2019年末收效甚微,但年初下载量有所下降,紧随其后的是春节假期和疫情特殊时期,以至于知乎迎来了崛起,直到今天。
未来是未知的。但我们可以猜测,圈子发展的可能性有哪些?
1.获取客户
关注名人流量的微博,可以挖掘哪些流量潜力?
首先,IP
这里的IP一般可以指电影、文学、时尚品牌、人物等。
比如奇葩说IP下运营的《七八说6》圈子非常活跃,七八说的用户群基本符合知乎的用户画像,能够接受奇葩说的新奇玩法。圆圈。 ,转化率更高。
二、校园
圈子不仅有每所大学的排行榜,在圈子广场上还有一个“校园”聚集地。
定位为“高知社区”的知乎,沿用了多年前人人网的方法——把校友聚在一起。
目前建立的学院圈子只有几十个,参与人数也不多。您可以通过邀请高校主题下的优秀受访者来建立相应的高校圈子。
后期可以通过一次推校园圈来增加曝光度。
三、问答社区中的KOL
除了上面提到的“KOL效应”可以用在学院圈之外,其他圈子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
以宠物圈为例,邀请宠物话题下的优秀受访者参与圈内成为管理者或发帖带动粉丝参与。
四、社区的协同运作
圈子、直播、会员等业务要相互沟通,比如在知乎热榜推圈子,或者通过问答、直播等其他方式进行宣传。
2.设计
除了获客,圈子的玩法设计也很重要。
一、完善积分激励制度
目前,除了投票和主题外,没有达到某个点的特殊目的。
平台可以结合排行榜对热榜上的圈子和热帖进行积分奖励,并落实到管理员和活跃用户头上,增加圈子“玩排行榜”的力量。
赚取积分后,如在明星圈内,可用于参与抽奖、赢礼品等活动。
二、游戏化玩法的探索
有心有灵的玩法已经在多个平台以类似的形式出现,圈子需要一个“微信红包”来进行游戏化探索。油炸。
可以是知识竞技场的模仿,也可以是VR游戏的介绍。
3.盈利模式
目前圈内还没有引入货币游戏。
如果新进圈的用户不参与知乎问答相关的玩法,知乎将面临成为社交平台的命运。就连圈内首页的信息流也会面临电商平台贴满商品的尴尬局面。
那个圈子怎么能赚钱?
知识是有回报的,但喜欢发表情的圈子似乎不这样做。引入积分商城,通过积分商城可以兑换虚拟或物品奖励。写在最后
内测式知乎对外开放。虽然吸引了新流量,但也失去了一批忠实的老用户。如今,越来越全面、迎合年轻人的知乎,又要失去一批高知用户了?
我们暂时不做预测,但作为老用户,真心希望年轻知乎不要抛弃真正做问答的用户群体,协调好不同年龄段用户的需求。 , 保持专业水准是知乎作为问答平台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