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恩格斯、列宁分别在反对杜林与经验批判主义过程中所阐述思想的片面、教条理解,传统教科书体系虽然准确地指出了康德时空概念的主观主义与不可知论的认识论缺陷,正确地批判了康德主义取消空间与时间概念的本体论意义,却把马克思主义对时空问题的革命性理解掩盖了,而拉回到了18世纪唯物主义绝对的时空论与物质本体论上去了。这实际上使空间脱离了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的历史而变成了抽象的自在之物。马克思的空间是由人的生产实践历史性活动而引起的周围世界存在论现象,而不是物自身的存在方式。同时,必须看到,马克思的空间概念虽然不是物质本体论的,却首先是存在论意义上的,即人的在世之在的基本存在方式;其次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具体表现社会历史的现象学概念。正像叶秀山所论说的,空间存放着时间,就是存放着人与历史,空间原始地向人开显为时间历史。换言之,空间化是让时间化历史从不在场的抽象变成具体的在场,这是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现象学。但从更深刻的存在论意义上说,空间是社会与历史得以存在的基质,但这种基质不是现成存在,而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引起并呈现出来的。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概念另外一个可能的误解,是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概念既不是自然概念也不是精神心理概念,而是社会空间概念。但如何理解这种社会空间是问题关键之所在。如果仅仅在决定论意义上把空间视为一种再现更为本质的深层存在比如经济基础的方式,即一种社会结构,这仍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空间概念的一种误解。所以,必须把对空间的概念理解再次上升为空间化,这就是把空间与历史概念统一起来、结合起来:空间是历史过程的空间,而历史是空间中的历史。空间化转向并不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否定,而是更彻底的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空间化概念,可从广义上理解为生产实践的关系性、空间性基础,社会关系的再现性、主导性空间结构机制以及历史的可能性、创造性机制三位一体。而狭义上的空间化就是资本主义历史性存在是一个空间化过程。这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不断的积累与危机转移,不断突破旧的空间而实现新的空间生产表现出来的。实际上,马克思已经明确地表达了以上思想。这正是以下接着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