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增白剂
1929年P.Krais发现6,7-二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能发荧光,织物浸入其水溶液后具有增白作用。荧光增白剂是1940年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拜耳公司生产的4,4'-二嗪氨基茋-2,2'二磺酸的衍生物。此后开发了多种荧光增白剂,形成了一系列自己的染料。
荧光增白剂俗称“白色染料”,又称荧光增白剂,简称增白剂。一种无色有机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发出荧光。其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补色原理,使发黄的材料经荧光增白剂处理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将其转化为紫蓝色的可见光。或青色来反映它。 一种能提高纤维织物和纸张等白度的有机物质。增白剂能吸收波长为330-360nm的紫外光,反射光波长为波长为400-440nm的蓝紫光,与漂白后仍呈黄色的织物反射的黄光正好互补。添加到白色,使织物变白。经过增白处理后,部分紫外光也转化为可见光反射,总反射量较未处理增加,因此处理后织物的亮度也增加,使白色织物更白, 有色织物增加亮度。与化学漂白不同,荧光增白不会损害织物的颜色和强度,但对于深色背景的织物和纸张,如果不进行漂白,直接用增白剂处理,就无法获得更好的效果。
用作荧光增白剂的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至少有4个共轭双键,如—C=C—C=C—C=C—C=C—或—N=C—C=C —C=N—C=C—。有四种常见的发色团结构:
①芪类,如增白剂VBL。主要用作棉纤维增白剂和合成洗涤剂中的增白成分。
②香豆素类,如美白剂WS。具有强烈的蓝色荧光,是锦纶、羊毛、丝绸的增白剂。
③唑类。主要用于羊毛、锦纶、腈纶的增白。
④萘酰亚胺类,如APL。可用于锦纶、涤纶、PVC塑料的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