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沉阳市民孙女士的经历令人心痛。 8月14日,她在一家酒店招待朋友。退房时,35人被收取了200元的湿巾费。账单显示,湿巾的费用是每人 5 元。元。一共35人吃饭,为什么要算40人?为什么不提前通知?面对孙女士的提问,酒店回应称,服务员已经提前告知,而且桌上有标牌提醒,多出的5条湿巾是孩子打开的。 (8月18日央视)
据孙女士称,酒店的所谓服务员“告知”,只是问她是否需要湿巾,并没有说明湿巾的费用。酒店里确实有湿巾的价格标志,但在餐桌上的大花盆下很难找到。随后,记者来到孙女士吃饭的包间,发现她说的是真的。
相信面对如此晦涩难懂的“通知”和晦涩难懂的“提醒”,能懂消费的人不多,到头来也只能为湿巾的模糊费用买单。一顿饭的湿巾卖了200元。这生意不错。酒店干脆不再卖食物和饮料,转而批发湿巾。
看到孙女士的遭遇,我想起了我亲身经历过的两件事。几年前有一次去合肥出差,鞋子很脏,路边碰巧有个擦鞋的小姐姐。展台前竖起了一块木牌:“擦鞋2元”。看到价格明明,收费也不贵,就不想坐了。说完递了2块钱,阿姨摇头说不够:一共4块钱,一只皮鞋2块钱。好吧,谁让我事先没有问清楚。
不久前我去济南的时候,我的裤子有一个小切口。只见商场门口有人守着“织补”摊位。这一次,我非常小心。我问修一条裤子要多少钱,大姐拿起尺子量了一下,说是12元。第二天去拿裤子的时候,这位姐姐要我40块钱,说12块钱一厘米,还说我裤子破了4厘米,打折了。
朋友们听了我的经历,安慰我说,知足吧,你们还只卖青岛虾吗?一句话让我无语。
经常在外面走走,没有人不被坑。虽然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此类骗人事件有所减少,但在一些景区、车站、码头,仍存在不少消费陷阱,一不留神就会招来消费者。这些无良商家,不仅伤害了普通消费者,更让一座城市蒙羞,牵连好心人。因此,一旦发现商家蓄意“挖坑”损害他人利益,有关部门要从严查处,切实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不然这一次他们敢在湿巾上做文章,下一次他们就更大胆了,说不定还会出现“以粒数计米”、“以根数计面条”之类的荒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