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抖音网络销售非常兴盛,不过有些视频发布者误导观众参与的行为,很大程度破坏了环境,抖音站点开始进行管理,严厉的措施引起了很多人注意。
诱导互动乱象
有些网络主播在销售商品时,会依照事先准备好的内容大量发布留言,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商品看起来很受欢迎,并且有很多人购买和好评,以此来欺骗观众,从而获得虚假的关注度。许多人在网上买东西时会参考这些留言,如果觉得是真实的就会购买,但实际上这些评论很可能是商家安排的,这对购物者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欺骗。
虚构优惠陷阱
商家的虚假促销手段很常见,他们会先调高价格再打折,让顾客以为能省很多钱。有超过五百个售卖假货信息的店铺受到了严厉处罚。直播时,主播还会用一些手段骗人参与,比如让用户发“6”报名、发“99”领低价,这种做法其实是强迫用户互动,对买家的利益造成了很大伤害。
违规行为界定
抖音电商清晰界定了“引导参与”违规行为,就是生产者借助优惠条件,促使或误导用户参与推广活动,手法多种多样,比如发表言论、投放信息等。然而,用户的参与行为和优惠之间并没有真实联系,这完全是欺诈行为,把消费者当作待收割的对象。
平台处罚措施
情节比较普通的时候,要停止直播,并且把短视频商品链接撤下;情节比较重的时候,要停止直播,把短视频撤下,并且商品分享功能会暂停一至七天;情节特别重的时候,商品分享权限会一直关闭。之前有882名创作者因为引导下单却没有兑现承诺受到了处理,可以看出平台整治的意志。
主播投机取巧
有些主播不听取提醒,变换方式哄诱观众参与,用弹幕让用户留在房间,制造繁忙的假象,借机快速增加粉丝和提升身份,他们无视规定,只图个人好处,完全不在意观众的感受。
消费者信任危机
社交平台上的网民反映直播间福袋存在不合理现象,按要求参与互动却没能获得福袋,甚至被清退出直播间。直播卖货时常常夸大宣传,主播在法规的临界点游走,使得购买者对直播卖货的信心逐渐衰退。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直播购物领域将难以实现良性发展。
大家认为抖音平台现有的这些惩处手段,真的能阻止主播弄虚作假刷数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