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短视频非常火爆,农业方面有不少人开始做主播,他们看起来挺有水平也很有干劲,但实际上不少做法并不靠谱,这种状况让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主播“专业”形象
媒体在众多短视频平台搜寻“农业”,发现涌现出许多“农业界名人”“农业咨询专家”。例如“史老师讲农业”的史老师,拥有12.9万粉丝。他身穿带有“农业科研单位”字样的白衬衫,站在农药展示架前,戴着眼镜阐释农业知识,神态显得十分庄重,让不少人轻易就信服了。
推荐农资产品
史老师讲完农业知识,就介绍各类农资产品,还有许多“农业达人”也参与推广,这些所谓的“网红农资”听着效果很好,农民朋友们都满怀希望地购买和使用,但实际上效果差很多,所以大家纷纷批评。
分享“小妙招”套路
农业领域的行家们常把一些简便的种植方法讲给他人听,并且用大量的篇幅说明“若不采用就会有损失”“农资店不会主动说明”。然而,他们最终又会否定这些方法,转而用更加真挚的言辞来推广自己的农资产品。他们运用这种手法来吸引听众,促使大家购买他们所推荐的商品。
身份虚假内幕
史老师以前是搞农业的,后来改行做了主持人,外号叫帽子哥。史老师说,祥禾农业主要是卖农资,还培养卖东西的人,他是这个组织的发起人。史老师承认,农业研究所的头衔是假的,祥禾农业管的一千多个账号,大部分员工都没学过农业,也不懂农业方面的知识。
新人设打造套路
史老师说明,祥禾农业最近两个月中,认真打造了“祥禾助农团”的新社交媒体页面,这个页面以大学生帮助农民的形象出现,发布相关视频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实际上这个形象以及所谓的“专家达人”,都是虚假的,其真实意图是为了推广农业产品。
电商团队真实目的
祥禾农业电商团队的核心领导者确认,研究院的专家头衔和农业大学生的身份都是假的。如果“农资”领域的盈利能力减弱,他们会用同样的方式推销其他产品,同样能赚到钱,甚至团队有可能改名为“祥禾袜子”。这充分显示他们只看重经济利益,完全不讲究诚信。
有没有遇到过那些假扮行家,其实讲的内容很假的人?告诉大家多留心,也请多些支持,让更多人明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