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竞争激烈,要么是裁员减员,要么是价格战,但闲鱼却反其道而行,用户数量激增,甚至成为了公司的核心业务。然而,流量转化为收益以及收费政策的公布,却引发了用户的新一轮反应,给闲鱼带来了新的挑战。
逆势增长
电商行业近两年遭遇了裁员潮和激烈的价格战,流量增长停滞,众多企业陷入了存量竞争和恶性循环。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闲鱼却实现了流量的迅猛增长。到了年底,它已经作为阿里巴巴集团首批战略级创新业务,实现了独立运营。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在众多电商平台都在艰难求存的时候,闲鱼成功脱颖而出。
流量变现难题
尽管闲鱼强调盈利并非其核心追求,然而,管理及运营上亿月活跃用户所需的成本相当高昂。随着用户群体的稳定增长,流量转化为收益成为了首要任务。闲鱼已经成为深受高价值年轻群体喜爱的应用之一,其高价值年轻用户渗透率甚至超过了B站。面对如此庞大的流量资源,如何从中获取收益,是闲鱼亟待解决的问题。
收费引波澜
《年轻人群生活偏好及购买行为研究报告》揭示,2024年4月,闲置电商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78亿,其中接近一半的用户年龄在30岁以下。在闲鱼发布收费公告之后,与大多数电商平台不同,普通用户率先做出了反应,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就有不少人在寻找替代品。据七麦数据统计,转转和千岛安卓端的下载量在小范围内有所上升。
用户影响广泛
在闲鱼平台上,买家有时会转变成卖家,这样的公示对五亿多用户产生了影响。年轻人通常不是高净值人群,他们在购物时喜欢比较价格,看重性价比。在小红书上,许多用户推荐了京东的个人交易服务,该服务不收取手续费,京东有机会借此机会。这表明,闲鱼的收费政策使得许多年轻人开始转向其他购物平台。
收费的必然
客观来看,作为一个交易市场,闲鱼向用户收费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千岛计划提出了一万元以下交易免收手续费,但随之而来的是骗子增多和未成年卖家参与的情况。对此,闲鱼官方表示,收费的目的是为了分担运营成本和加强平台管理。实际上,在过去十年的运营中,闲鱼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面向企业用户的广告投放、产品回收等增值服务。
社区属性特殊
在2023年的发布会上,季山指出,闲鱼并非以盈利作为目标,而是致力于扩大用户群体,并通过增值服务探索盈利模式。闲鱼更像是具备交易功能的社区,每笔商品交易背后平均伴随着40条聊天记录,交流互动性极强。这一点正是它与其它电商平台的不同之处。然而,在实现流量变现的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到如何维护社区的这一特性。
闲鱼在吸引流量方面表现不错,然而,流量转化为收益以及收费政策导致的用户流失,给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了不少难题。大家认为闲鱼该如何在实现流量收益和保持用户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欢迎点赞、分享,并留下您的看法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