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跨入了正式咨询的领域,却没想到深陷电信诈骗的困境,银行卡被锁定,损失的资金难以找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咨询引上钩
冒先生在浏览到宣传资料后,怀着试试看的心态点击了聊天窗口。他留意到页面上方有一个显眼的标志“温馨提示”,提示他已进入企业官方的咨询对话。为了维护消费者利益,双方的所有交流和服务信息都会被保存记录。这让他原本的警惕心理有所缓解。这家商家还提供了全天候在线的客户服务,无论您在深夜23点45分发送信息,都能迅速获得回复。这让冒先生感到商家运营规范,服务态度细致入微。
付费第一步
次日,冒先生将稿件传给了对方。对方要求先支付1500元作为审稿费用。冒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这笔钱转过去。他当时可能觉得这是正常流程,因为向专业的期刊咨询机构支付一定的费用似乎是合理的。但出乎意料的是,这竟然是陷入陷阱的起点。
再付更多钱
一周之后,对方告诉冒先生,他的文章已经经过杂志社工作人员的审阅,现在需要他提供个人简历的相关信息,并且还需要额外支付原费用的百分之四十。冒先生又转过去了6000元。他可能已经对这个看似正规的商家深信不疑,一心期待着文章能够顺利发表,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悄无声息地逼近。
反诈电话来
冒先生接连收到来自他住所和银行卡开户地打来的96110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的电话。起初,他或许还感到困惑,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待到他察觉这可能是一场骗局时,钱可能已经无法追回。
钱难再追回
民警向冒先生说明,这个账户原本是用来进行跨境电信诈骗的,款项早已被清洗并转移至境外,凭借办案经验,追回的可能性非常渺茫。冒先生原本期望这笔钱能有个美好的结果,然而现在似乎所有的希望都已化为泡影,他内心恐怕充满了遗憾与无助。
平台难担责
冒先生发现“惠良期刊发表咨询”这个在小红书上涉嫌诈骗的商家仍在进行活动。冒先生提出投诉后,小红书很快在半天内对该商家进行了封号处理。但小红书却拒绝了冒先生关于先行赔付保证金的要求。客服人员解释说,平台不支持站外交易,一旦交易脱离平台,他们便不负责,也无法帮助解冻银行卡或提供任何补偿。尽管该平台在打击诈骗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底用户对诈骗行为的举报数量比年初减少了60%,但即便如此,用户想要追究平台的责任依然非常不易。
在网上查找服务信息时,我们需得增强警觉,仔细考虑如何有效预防这类欺诈行为。敬请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同时欢迎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