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标号的困惑
买黄金饰品时,消费者们发现有些写“999”,有些却标“990”,顿时感到困惑。网友们纷纷热议,有人甚至发出警告,说有些标“999”的金饰品配件其实是用“990黄金”做的,提醒大家要小心上当。这种疑惑让很多人在选黄金饰品时犹豫不决,不知如何选择。
这种编号的不同究竟有何深意?它是否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权益?这个问题让众多黄金收藏爱好者感到疑惑。他们急切地想要了解真相,以防不慎造成经济损失。
国标下的黄金定义
王惠群指出,现在制作黄金饰品要依照GB 11887—2012这一强制性的国标。依据此标准,只要黄金饰品满足了规定的含量标准,就能标注“足金”,并且可以标注“999”或“990”的纯度。换句话说,“999”和“990”都被归类为“足金”。
尽管“9”的数量不同,但它们的本质特征是相同的。依照正规的回收途径,这两种物品的回收成本是一样的。不能因为某件标有“999”的饰品配件上写着“990黄金”就认为它不是纯金。消费者可以安心,在回收过程中,编号的不同不会导致价格上的不公。
成色价值差异不大
“990金”和“999金”在纯度和价值上几乎相同。过分追求“999金”的高纯度,往往会导致资源浪费,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实际上,在日常使用中,二者之间的差异用肉眼很难察觉。
消费者无需过分关注那点细微的纯度差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支出。更明智的选择是将资金投入到饰品的设计与制作上,挑选一款真正符合个人心意的黄金饰品。
计价方式有门道
购买黄金时,消费者会面临两种计价方法:“按克”和“一口价”。通常来说,同等重量的黄金饰品,“一口价”往往比“按克”的价格要高许多,有的甚至高出接近一倍。这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挺为难的,不清楚哪种计价方式更经济实惠。
王惠群说,黄金饰品不仅实用,还富含文化价值。其价格并非仅由原材料成本决定,还综合了加工技术、设计风格以及品牌价值等因素。不同品牌和制作工艺,加工费用自然各异。“一口价”的商品往往价格较高,这其中包括了特殊工艺和IP联名等额外开销。
理性判断溢价高低
依照上海的行业标准,在售卖“一口价”黄金商品时,商家必须清晰标注商品的重量。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个重量来计算包含额外费用的金价每克成本,从而评估加价是否公道。这样的做法为消费者提供了公正的购物参考。
在选购贴有“一口价”标签的金饰品时,需先计算每克金价,再与市场上按克计价的金饰品进行比较,便可发现其额外加价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可以更加理智地挑选出既符合预算又令人满意的商品。
投资及换购需谨慎
购买投资金条与金币,其定价依据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原料成本,并在此基础上略加加工费用。挑选时,消费者需保持理智,留意品牌信誉及回购流程是否简便。切记,切勿因价格便宜而冲动购买,以免将来在出售时遭遇难题。
有些顾客倾向于用“金条换首饰”或“打金”的方式挑选饰品,不过不同品牌的具体操作细则存在不少差别。以新饰品为例,手工费、镀金和熔炼的成本,还有损耗率,这些都是必须考虑的要点。因此,在做出选择前,务必全面掌握所有规定,挑选最符合个人需求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