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突破
4月9日,长春国际会展中心的气膜实验室传来了好消息。湖北支援吉林的核酸检测医疗队A组已经完成了超过百次检测任务,累计检测量达到了100板9100管。这个成绩非常了不起,它表明医疗队的每日检测能力能够达到8万管,为吉林抗击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自到达长春后,队员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实行了24小时轮班制度,高效地投身于抗疫工作之中。
年轻担当
同济天佑医院,也就是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派遣了一支医疗队伍支援吉林。队伍里,顾黎梦和王玲两位90后成员格外引人注目。她们到达长春后,各自加入了不同的任务组。尽管她们所在的省队A组人数不多,但她们所在的组却创造了奇迹,在8小时内完成了超过百人的工作量,成为唯一做到这一成就的团队。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年轻一辈在疫情斗争中的担当与担当精神,她们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加样提取
顾黎梦负责2区样本的加样与提取工作,这个流程要求既紧凑又严格,涵盖了加样、提取以及加模板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做到细致入微,精确的操作对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她全身心投入,对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默默地在岗位上辛勤耕耘。
标本处理
王玲负责标本的预处理工作,这项工作既重要又充满挑战,需要全天候轮岗。在检测开始前,她必须保证标本信息的准确无误,并且对每一个标本进行逐一接触和拆解。她直面病毒,负责整班次一百板共计9100个标本的摆放,以严谨的态度坚守在抗疫的最前线。
信息上报
毛洪博一到长春,便承担起上报信息的重任。他坚守岗位,实行24小时轮班制,不断更新长春市民的核酸检测数据。每天,他坐在电脑前,手动输入和上传条码信息。信息组的工作必须持续不断,保证不出差错,每天处理样本量高达2至8万份。他珍惜每一刻时间,与时间赛跑,确保抗疫信息的快速且准确传递。
领队风采
刘俊所率领的支援吉林的医疗队伍来自检验科。她是一位资深的党员,核酸检测工作对她来说得心应手。在许昌的核酸检测支援任务中,她毅然担任队长,高效地完成了使命。到达长春后,她不仅负责医院内部及各小组间的协调和物资调配,还承担起省队交通管理的重任。她全天候调度车辆,确保队员们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为团队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这些抗疫英雄的勇敢是否让你感动?如果他们的事迹让你感到钦佩,那么为何不点赞并分享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