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妹儿的疯狂安利
最近,我朋友圈里有个姑娘迷上了《中国有嘻哈》,整天转发相关文章,还催我一起看。她自称对嘻哈音乐研究有二十年,一开口就是rap、flow等专业词汇。记得以前宋冬野走红时,她自称是民谣爱好者,这转变真是挺快的。
老妹儿推荐得挺卖力,我没办法拒绝,就同意先看一集。她那股热情,仿佛她就是节目的代表,好像我不看就会错过什么大好机会。我暗自想,那就看看,或许她说的没错,真的有那么精彩。
初看节目大失所望
观看不到十分钟,我就感到坐立不安。节目中的表演者在我眼中仿佛疯狂舞蹈,他们不仅不认真唱歌,开场就乱用黑人英语,如hi yo、whatsup,还啪啪拍手,仿佛在看NBA比赛。紧接着,他们开始喋喋不休,啰嗦半天却抓不住主题。
原本满怀期待,但一看之下却大失所望。那些说唱歌手似乎故意卖弄,用奇特的语言和动作吸引注意,却未能触动我的心灵。我真不明白这个节目究竟有何魅力,为何妹妹会如此着迷。
与快手喊麦的外形相似
我对老妹儿讲,这个节目就像是剧情丰富的快手,她却有些不高兴,认为快手档次不高,不能和嘻哈相提并论。然而,我看节目里那些粗金链子,越粗越能彰显实力,这不就是从快手学来的吗?快手里的一些主播,就喜欢戴粗金链子来炫耀自己的“排场”。
那些说唱歌手的装扮和风格,与快手平台上的一些喊麦主播颇为相似。他们普遍追求一种夸张的外形,仿佛不这样打扮就无法彰显“酷”感。这种外表的相似性,让我觉得两者在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异。
说唱与喊麦内容类似
这些rapper的歌曲内容,虽然言语杂乱,我很多地方都不太明白,但主旨大体相似,都是夸耀自己的厉害。这和快手上的喊麦很相似,像是“一生征战,无人相伴,谁对谁错,我自跟随”这样的歌词,反复强调自己的强大。
说实话,这些歌词内容空洞,只是给人带来一时的感官刺激。相比之下,一些网络歌曲如《盗心贼》和《闯码头》至少还包含了一些真挚的情感。说唱和喊麦在内容上太过相似,真让人难以区分。
所谓“diss”的真相
在我看来,“diss”作为说唱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显得有些做作。那些说唱歌手私下里其实关系不错,并无深仇大恨,但他们在节目中却相互攻击。这不过是为了吸引眼球,制造话题,提升节目关注度而已。
这种行为看似在“diss”,却让我对说唱文化的本质产生了疑虑。我曾以为“diss”是一种有深意的表达,但现在看来,它却变成了吸引关注的手段。这和快手平台上某些主播间的争执表演颇为相似,目的都是为了博取关注。
团体称呼的雷同之处
看看嘻哈圈里的团队,通常称作XX战队,成员间开口闭口都是brother、homie。在快手上亦是如此,仙洋拥有仙家军,天佑有佑家军,牌牌琦则有牌家军。不管彼此是否熟悉,一开口就自称一家人、兄弟。
这种团体名称和紧密的交流方式非常接近,都旨在建立归属感和影响力。由此看来,《中国有嘻哈》与快手喊麦在多个层面存在相似之处。看完这些,你是否还认为说唱与喊麦差异巨大?若认同我的观点,不妨点赞并分享,同时也欢迎你发表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