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课现象常见
最近,记者对不少“刷课”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他们在上网课时常常一边听课一边忙其他事情,这已成为他们上课的常态。刘晶说,她主要“刷”的是公共选修课,身边的同学也大多如此。这种现象在大学生中相当普遍,大家对此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刷课”看似轻松快捷,但背后的问题却不能轻视。大学生本应认真对待网课内容,却以这种草率的态度对待,这引发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宁愿选择这种方式“刷”课,而不愿意认真学习。
需求导致刷课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们选择刷课的原因中,有35.71%的学生认为这是出于完成学业任务的必要性。这些课程与他们的专业兴趣关联不大,他们并不感兴趣,然而学校规定必须修满一定学分才能顺利毕业。以刘晶为例,她为了满足学校的要求,不得不选择刷课这一途径。
许多大学生面对的困境是不得不刷课。他们必须满足学校对学分的硬性规定,不得不在这些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课程上耗费时间。然而,他们又不愿在这些课程上投入过多的精力。因此,“刷课”便成为了他们的首选方案。这一现象或许揭示了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上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
缺乏学习兴趣
38.83%的同学觉得,没兴趣是选课不积极的主因。很多网课内容单调,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让人感觉无趣。正如刘晶提到的那些课程,缺乏吸引力,学生们自然就不想认真去学。
学生对于这门课程兴趣缺缺,这反映出课程在趣味性和实用性上存在欠缺。当前,大学生们接触到的大量信息使得他们对课程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那些缺乏吸引力的课程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发了频繁的“刷课”行为。
时间紧张因素
超过两成的学生坦言,因为“时间紧迫”而匆忙完成课程。大学生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再加上社团活动、实习等事务,根本抽不出时间来专心学习。一忙起来,就只能采取“刷课”的方式来应付任务。
学生们的生活被众多事务填满,网课数量众多,很难做到合理安排。因此,高校在安排课程和分配任务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日程,以免学生因时间紧张而草率对待网课学习。
质量影响选择
现在很多网络课程水准不高,资料老旧,讲授乏味。张瑞这位高校教师也坦言,网络课程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海南省某高校的程宇老师在推荐网课时,也常遇到课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课程质量不佳,不能迎合学生的需求。如今,知识更新迅速,学生迫切需要高质量、实用的课程。因此,那些质量低下的网络课程自然被学生舍弃,他们宁愿选择快速“刷课”了事。
提升课程质量
提高网络课程水平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邀请专家和学生代表对课程进行评估,筛选掉质量不佳的部分。如果网络课程内容独特且优秀,具有独特价值,学生可能会更加重视学习。
提升课程品质是让网络教学发挥实效的关键,它能向学生传授宝贵知识。为此,高等院校与网络教育平台需携手合作,精心制作优质课程,以扭转学生盲目刷课的现象。
大家认为,如何提高网络课程的质量?期待大家的评论和分享。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不妨点赞并转发给周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