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前奏民意测试 /b>
杰克·多西在卸任推特CEO四个月之后,即2022年3月底,拥有7910万粉丝的马斯克发起了民意调查。他询问大家:“你们觉得‘推特’是否真正贯彻了言论自由的原则?”这一行为立刻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众多人纷纷参与投票,并由此拉开了后续一连串事件的序幕。
马斯克此举看似只是个简单的民意调查,却在推特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外界纷纷揣测他的真实目的,是仅仅关注言论自由,还是隐藏着其他深意。这件事也为他后来收购推特埋下了伏笔。
非理想收购年份 /b>
多数科技行业分析师认为,2022年对马斯克来说收购推特并非最佳时机。那时,市场状况和行业走向都充满了变数。然而,马斯克似乎对这些外界意见并不十分关心。
他有自己的见解和计划,不受所谓“理想年份”的限制。即便年份不佳,他依然坚定地朝着收购推特的路径前行,他的决断力和胆识确实令人感到意外。
收购面临的障碍 /b>
马斯克与多西关系密切,然而这一点却使他在推特董事会眼中成了不受欢迎的入侵者,这给收购过程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推特只愿意让他以一个被动投资者的身份参与,不希望他掌握董事会的主导权。
局面一度使得收购过程变得异常困难。双方在投资者身份的问题上争执不休。若马斯克想要达成他的目标,就必须巧妙地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并打破当前的僵局。
马斯克身份转型 /b>
从2017年的一次戏言,到2022年完成的规模最大的杠杆收购,经过四年半的时间,马斯克实现了从推特顶尖“网红”到社交媒体巨头掌门人的华丽转身。这一变化确实令人惊叹。
他从推特活跃用户转变为掌权者。这转变或许源于他对推特发展的深思熟虑与精心策划,同时也体现了他的卓越商业执行力和精准的战略洞察。
用户忧虑与反应 /b>
4月25日,收购消息公布,超过三十万用户选择关闭推特账号。他们忧虑马斯克对极端“言论自由”的倡导可能引发极端言论的扩散。这些用户在推特上留下了不少个人动态,但这次收购事件让他们选择了离开。
这显示了人们对推特未来走向的疑虑。推特若失去这些用户,对其成长自会带来某些影响。马斯克接手后,必须思考如何妥善处理“言论自由”与遏制偏激言论之间的关系。
超越盈利的收购 /b>
4月25日,公布了交易即将达成的消息。马斯克指出,在收购过程中,经济因素并非最关键。这一表态透露出,此次收购的考量远超盈利。他与多西持有共同的“超越盈利”理念,或许意在通过收购推特,实现更宏伟的目标。
为了促进更广泛的言论自由,或是探索社交媒体的新运营方式,这些问题促使人们深思:商业并购是否仅限于追求利润,是否还能承载更长远、更深刻的价值。
大家是否认为马斯克接管推特后,真的能够达成他“突破盈利”的预期?别忘了,在评论区点赞并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