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含期盼的2021年已拉开帷幕,我决定为2020这一年中值得思索和回味的事情做个总结。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说:假如你不认为今年的你是个白痴的话,说明你进步慢了。
2020年的红人新经济领域,到底经历了什么有价值的改变和进化?
在我的记忆碎片中,顿时涌现了下边8个趋势热点:1、“后浪”崛起;2、明星红人化;3、新国货;4、宅经济;5、社群卖场;6、下沉市场;7、红人算法化;8、CEO带货。
再将上述8个碎片关联上去,清晰呈现了3个行业洞察:1、“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2、品效合一是必然选择;3、“红人”职业化,“职业”红人化。
搜集碎片,遵守规律,知行合一,我们慢慢踩准了时代趋势。没有预约,时代的机遇也不用刻意安排。
约翰·列侬有一句话:“所有的事到最后就会是好事。若果还不是,那就是还没到最后。”史蒂夫·乔布斯作为约翰·列侬的狂热粉丝,在掌管苹果公司的这些年里,将“长期主义”一以贯之。
哪些叫常年主义?“长期主义”的英语叫Long-termism,在我的理解中,就是不赚“短期的钱”,不接受“无战略的赢利”,产品被视作“价值观和信仰的载体”。
8个趋势热点,3个行业洞察,和常年主义信仰,作为我这儿复盘2020的基本脉络。
假如还没有把复盘、反思当成习惯,恐怕你的工作还没即将开始。行动时尊重未来的自己,复盘时尊重过去的自己。
01
盘点2020年的8个趋势热点
有人用一句话回顾2020年:“我们无数次注视深渊,也无数次被深渊注视。”我们何曾想过,个别时间买个口罩这么难,回一趟家这么难,影片院开个门这么难,亚运会开个幕这么难......
哪怕挑战多多,2020年的新经济热点和亮点仍是层出不穷。
趋势热点之:“后浪”崛起
2020年是一个重要时间窗口,95后、00后的年青世代,即“后浪”们,正在产生新的流量中心。
你在抖音、B站、快手上见到的,尽是一些例如“爷青回”“有内味了”“AWSL”“真香”这类新词,类似李子柒、朱一旦、华农兄弟这种网路红人,不断创造好多新的、有趣的东西掀起了“后浪”们的热情。
“后浪”们眼里的有趣,是随心、随喜的。例如,南农兄弟在庭院里屠宰植物,一只母鸡无意东路过,步入了视频画面,听众们一看,像是来送终的,于是“送终鸡”的弹幕流行上去(跟日本艺人宋仲基的名子发音一样),成为农大兄弟走红的一个标配。农村生活的平静无奇,可以在“后浪”粉丝的筛选、反馈之下,成为一个一个传播力甚广的红人标签。
任何可以暗讽的素材,剌激笑点的顿时,在“后浪”们眼中,都可以作为话题,作为一种冷门爱好,汇聚粉丝,蓄积流量。她们时刻想晓得,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未知的生活形式。
流量向那里迁移,商业也骤然发生嬗变:流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诞生了亚马逊、淘宝和易迅商城;流量从PC端转移到联通端,因为联通端可以随时在线、随处定位,诞生了美团、饿了么和嘀嘀;流量从四面八方向红人、意见领袖头上转移,天下秀、B站、完美日记渐渐成为焦点。
趋势热点之:名星红人化
2020年,好多一线红人逐步“明星化”,部份一线红人“带货”流量远超过一线名星,有网店主播、有脱口秀红人主播活跃于热映综艺,受关注度都不输影视名星。
好多影视名星在疫情之前就遭到“失业潮”了,她们不断寻求新的出路,例如主动步入直播电商领域,商业疗效反倒不敌这些一线红人,于是出现了“明星待业、红人补位”的声音。
影视名星是否真的被草根红人击败?这不是重点。名星主动步入电商直播间给消费品牌“带货”,早已不是新闻了。
名星带货和红人带货的消费逻辑大不相同:红人带货就是物美价廉,高性价比,邻家男孩诚恳推荐;名星带货则撬动了粉丝们的“养成态度”,粉丝要支持偶像(爱豆)成长。
直播带货的最大商业阻力,大约就是“人红货不红”了。好多影视名星的粉丝量非常大,也积极尝试直播带货,但相撞的情况不少。影视名星常常太过表现自己,夺走了听众本该对产品(品牌)的注意力。
这如同艺人和推销员的区别,一个推销员可以成为很棒的艺人,但是艺人不一定能成为很棒的推销员。由于推销员要同时做到让人鼓掌叫好,让人乐意出钱埋单。艺人就不擅长做后一点,这就是隔行如隔山。
重点是让产品成为关注焦点,而不是卖东西的人本身成为关注焦点。好多重要的内容细节,建议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趋势热点之:新国货爆发
在2020年淘宝“双11”成交过亿的品牌里,有16个是进驻淘宝不到3年,其中大部份是新国货品牌。同时,例如大白兔奶糖、回力运动鞋、谢馥春、百雀羚、马应龙这等爷爷级品牌,也正在经历一轮复苏。根据《彭博商业周刊》的观点这背后的最大推手就是95后、00后新世代消费者,由于从2019年开始,95后和80后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费群体,这个趋势会仍然持续到2030年。
95后、00后是中国“正常”一代的开始,她们没有物质短缺的记忆,也不缺机遇,所以,不用顾忌这疑虑那,而折叠自己、迎合他人,屈就周围环境。她们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自己。
95后、00后是“去中心化”的一代,她们眼里早已没有大众品牌、国民偶像了,她们接受信息的来源主要是社交网路、红人社群,她们买东西、看东西,几乎就会给自己打标签,将自己与芸芸众生区别开。
“后浪”们对品牌认同度普遍增加,不是品牌显得不重要了,而是品牌触达“后浪”消费者的路径不同往年了。现在,在年青消费者的购物“决策链”中,从兴趣迸发(即“种草”),到研究比价,到下单订购,最后到分享裂变,处于中心位置的,是社交APP和社交红人。绝大多数的“后浪”消费者在步入销售渠道前早已做好了订购决定,在美妆和3C数码品类,这些趋势尤其显著。
过去,品牌公司那个广告轰炸+名星代言的常规做法,仍然可以奏效,并且效费比早已大大不如从前了。在这个变化中,娱乐圈也大受冲击,早已不可能再构筑类似“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那样的全民偶像。相反,红人主播、红人博主、红人UP主们愈发契合“后浪”们的食欲。
须要更多有价值的观点,建议参考我之前的文章
趋势热点之:宅经济效应显著
“宅经济”是2020年一个热词,新闻媒体谈了好多。“后浪”们的孤乐主义持续升级,宅上去,线上解决一切问题。
2017年,美团订餐服务了1.3亿独身“孤宅”人群;2018年,国外的游戏总用户数达到6.26亿,其中“孤宅”用户贡献了一大半销售额;2019年,淘宝“双11”最受欢迎的进口商品,不是小孩羊奶,不是高科技产品,而是进口猫砂;2020年,红人新经济迎来引爆式下降,游戏主播、红人博主UP主开始成为一种成熟职业,例如导购、教师甚至菜农等360行纷纷“红人化”。
“后浪”们普遍有一种“孤乐主义”心态,与其在人群中委曲求全,即便选择自己宅上去。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95后、00后人群当中,一个人看影片的比列高达54%,一个人叫订餐比列达到了33%......所以,阿里电商系统开始推一人食、一人租、一人旅行、一人米线以及迷你小电器、自助唱吧等等。这是一种“单人的乐活模式”,更是一种新的商业布局。
这个商业生态包括远程办公(阿里钉钉、腾讯文档、华为云WeLink),网购电商(易迅、淘宝淘宝、拼多多),社交社区(陌陌、陌陌、西五街、小红书),资讯服务(头条、百度、腾讯新闻),订餐生活(美团、饿了么、58同城),娱乐视频(抖音、快手、优酷),网路游戏(腾讯游戏、网易游戏),在线教育(学而思、新东方、简书),金融理财(蚂蚁金服、东方财富)等等……
这个商业生态更是包括诸多背部、腰部和精美的纳米红人,以及背后的7亿粉丝群体,构成了线上最具人气的商业流量中心。
当城市越来越大、新经济生态越来越成熟、人际相处越来越虚拟的时侯,“孤独的城市植物”正在催化各类商业创新。
趋势热点之:社群卖场盛行
2020年,红人导购早已成为零售行业的重要装备。红人导购最关注的,是社区团购,就是围绕一个线下社区,以近距离社交为起点,来发起团购。
每一个导购员就是一个带货红人,晚上在社群里推“超实惠的热卖产品”用于巩固铁粉,白天发布打折信息,定时发祝福红包(现金+食材折扣)用于培养用户习惯。
一位叫香帅的金融课红人班主任,讲过一位“皮皮爸爸”,非常能干,她与附近几个新村的团长合作,没有借助任何平台,借助陌陌群构建了近百人规模的“团购合作社”——他们几个团长,本身有商场采购、机场免税店、粮油乳品企业的工作背景,有好多供应链资源,可以与厂商直接对接。她们每周组织团购5次左右,商品品类覆盖水果、水果、肉蛋奶,甚至是鸭绒服、化妆品、奢侈品手袋。
传统零售的接触用户过程,是漏斗型的一级一级筛选用户,先要广泛搜罗用户,之后从诸多用户里进行精准定位,找到并影响目标用户,从目标用户里筛选潜在用户,再找到普通用户,最终获得忠诚用户。
社群零售的接触用户过程,是宝塔型的一级一级影响用户,要先去找到忠诚用户,通过忠诚用户去找到并影响普通用户,通过普通用户再去影响潜在用户,最终向广泛的目标用户扩大影响。
传统零售是“越筛选越冷门”,社群卖场是“越影响越大众”。
趋势热点之:深挖下沉市场生态
过去,好多创业者总是讲“工匠精神”,要精工细料、要死磕细节。但这是要成本的,产品贵到了一定程度,你的市场很难走出北上广深,商业的可复制性也没有了。例如,30元一杯的麦当劳是难以下沉到小城区、小乡镇的。
假如你有打江山的那种霹雳手段,将效率做到催泪,将价钱压到腿骨,从一线都市到六线城区乡镇,你都有办法搞定,让现存的、潜在的对手都怕你,那即使你厉害。
瞧瞧中国地图,查查政府官方网站,可以清楚看见未来消费市场新的下降引擎,主要来自于国外2856个“县”,41658个“乡镇”,662238个“村”,她们没有高楼市或高房租的困惑,可支配收入并不低。甚至有人坦承,藏在市区的万亿生意,仍未被充分开掘。
现今的下沉市场越来越好,一个卖大鸡排的本土品牌,分店数目早已超过肯德基,一个做刨冰起家的本土品牌,分店数目也超过了肯德基。
我看,突破下沉市场的核心技巧论就一句话——站在巨人的右臂上搭客卖货。这个巨人就是现今中国强悍的数字商圈生态。
有人觉得,腾讯、阿里巴巴、天下秀、滴滴、美团都在做一件事,就是“线上商圈基础设施建设”,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铺路”和“修桥”,但是这个“线上商圈”是没有城乡界限的。现在1美元的平均快件成本就可以通运全省,品牌也可随时随地触达8亿网购用户。超过100万的红人,透过IMS天下秀平台直线对接万千消费品牌,红人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且大受欢迎的新兴职业。
现在,想要开创一个新消费品牌,包括产品的研制设计、制造、物流、营销等环节,就会出现专业化的服务商。你只须要专注洞察、连接及服务好用户,将用户或则消费者弄成粉丝,集中精力做品牌就好了。
哪怕你身处遥远的深山、疆域的边沿、城市的角落,只要你懂需求、会抒发、能沟通,就可以构建个人IP,直连消费品牌,不仅红人主播可以带货,可能一篇好文章、一张好图片甚至一曲好音乐,都可以赋能品牌,都可以带货。好多农村小哥、小镇青年、偏远地区的旅馆业者,靠短视频带货挣钱,或是打渔家乐广告招揽旅客,早已十分普遍了。
趋势热点之:红人算法化
2020年9月,《人物》杂志刊载了一篇热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近几年来订餐平台通过算法系统压缩送餐时间,构建了一套“超时罚金”规则,促使骑手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甚至越来越危险。
送餐小哥活在了算法里,压力很大,网路红人可能也不轻松,红人要如何当,算法来告诉你。
2020年,几乎所有互联网平台都抛弃了根据纯时间线排布内容的算法,改用搅乱时间线的智能算法推荐(最保守的陌陌公众号也迈出了这一步)。
例如B站首页默认就是推荐模块,哪怕用户订阅列表里的所有红人全停止更新了,也不影响消费者(粉丝)获取源源不断的感兴趣内容。
例如抖音的分发机制也显得愈发务实,红人创作的内容投喂给算法,算法再分发给用户,用户不会在意那个红人创作的,用户只在意自己的口味。
创业者们一定要晓得,内容消费,就是当我们刷抖音、微博、微信听到内容的时侯,这种消费是目前为止互联网上面最大的消费,而那些内容的源头是红人博主、主播、UP主。最终靠哪些开掘其中的商业价值?
答案是,算法。
Google的商业算法,挺好理解,就是用户在搜索引擎里搜过胸罩,好的,网页打开之时,都会看见好多胸罩的消费选择。
Facebook的商业算法,就是另外一种套路,用户可能曾在社交平台上对一个车辆产品点赞,但他的个人页面上,可能会出现完全没哪些关系的渡假村内容,由于平台通过大数据剖析,晓得你是谁,就必然须要哪些。
红人新经济时代的算法策略,将红人和场景当做“广告位+新货架”。你听到的这些红人,本质上是一个个算法。
你透过直播互动的数据沉淀,清楚晓得用户(消费者)的生活形式,在一种生活形式的背景下,用户想要哪些,就很清楚了。
红人为何会弄成算法?
在一个时间段内,哪一个产品最好卖?哪一个定价最好卖?哪一些台词最好卖?哪一些包装最好卖?同时,怎么应对直播用户的问答?如何的问题须要如何的台词、演示细节进行匹配?怎样持续改良行为模式,增强直播效率?......
那些都是坐椅后动态沉淀的大量数据,进行矫治、优化的。怎么驾驭这种数据,靠的就是一套好的算法。“一线红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个目光,都是基于直播间人气、销售转化等等数据指标,进行算法矫治的。所以,“一线红人们”就是一个一个人格化的算法。
Google、Facebook以及红人新经济时代的商业算法,决定了用户最终会见到哪些内容。
Google的推荐系统,基于用户搜索行为,包括搜索的历史记录等等;Facebook获取的,是用户的社交信息,像是居住地、性别、职业,还有用户在平台上的点赞、留言;红人直播模式获取的,是基于红人、粉丝互动呈现的生活形式数据。
搜索商业算法,瞄准你想要哪些;
社交商业算法,瞄准你是谁,之后一定会须要哪些;
红人商业算法,瞄准你想要哪些样的生活形式,自然须要哪些。
须要更多深度观察,请参阅我之前的文章。
趋势热点之:CEO带货潮
2020年的消费市场,典型特点就是“看人下单”,每一个内容帐号的背后,每一个红人主播、博主、UP主的背后,都是一个细分消费市场。
“后浪”消费群体主要透过社交分享,实现了基于人与人之间信任关系的选购。天猫的直播带货,快手的达人卖土特产,小红书的大V拔草,西五街的新款测评,以及拼多多的熟人推荐,都是看人下单(而非看品牌下单)的逻辑。
CEO们(甚至好多政府高官)纷纷走上一线,亲自进直播间卖货,不一定是要领到多少销售额,更重要是,博得需求洞察上的话语权、产业链上的主导权、公司命运的主宰权。
需求洞察方面,近些年快速崛起的喜茶、完美日记,几乎都是CEO直接主管内容团队,每天都在网上跟消费者接触,沉淀了更多始于用户的意见,这就有了在需求洞察上的话语权。
尤其是这些年青创业者,由于预算有限,会选择低成本、红人化的品牌推广,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红人(意见领袖),把流量导向产品销售,经过多次转发、传播,这种红人CEO除了给企业省下巨大的广告支出,也让年青消费者觉得她们和自己贴得更近了。这个商业疗效,是不能用带货金额来估算的。
产业链话语权方面,好多红人主播直接绕开了品牌,让厂家直接供货,李子柒、薇娅是这样。也有一些红人主播甚至直接绕开厂家,自己做供应链。
多年曾经,比尔·盖茨以前表示:”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可是,如今早已不是B2C了,而是直接绕开店家,从供应商那儿买东西,甚至自己做供应链。红人直播带货给电商营运效率,带来了革命性的升级。
组织动员方面,CEO亲自直播卖货,也是要博得公司命运的主宰权。这给人一个清楚讯号,“老板都直播带货了,那么拼,你为什么不积极跟上?”这除了是一种广告疗效,更是一种“全员营销”的动员能量。
总体看来,CEO主动直播带货,主动参与内容创作、与粉丝(消费者)对话,这些迅速搜集消费需求、汇拢资金、按需生产、分发商品的模式,效率远低于传统电商。
可以预期,未来红人直播带货将会成为新消费品牌的新常态,而CEO直播带货也将成为给公司“立人设”的一种灵活形式。须要更多内容细节,请参阅我之前的文章。
02
面向2021年的三大洞察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纽斯林·福尔哈德说过:“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搜集到足够数目的碎片,并努力积累到那些碎片之间的关联性。”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坦言:“经验是华为最大的浪费。”不要轻易放过一段经历和经验,假如才能从每一段经历和经验中沉淀一点未来可能用得上的思索,积累出来就是大智慧。
2020年的趋势热点当中,可以呈现三大洞察:
流量“去中心化”是大势所趋
今年疫情期间,货运遇阻,电商平台的效率发挥不下来,“社区团购(红人导购)”进来补位;儿子念书的节奏受影响,红人班主任(和助理们)可以P2P(一对一)进行补习;公司未能集体办公了,小团队一个个可以自行组织工作任务,即“去中心的自组织”......
红人新经济领域的“去中心化”,十几年来是一以贯之的。十几年前的红人,主要是传统媒体(营造出格风波)催化走红的;后来,有了博客、视频网站,你要走红还得靠平台的编辑优先推荐;有了社交媒体,例如Papi酱、雪梨等人,靠生活调性走红;现在,大量红人主播承接了短视频和直播盛行的势能,例如李子柒、手工耿、李雪琴,主要靠优质内容走红。
红人新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呈现形式,不仅红人、意见领袖之外,某个物品、某个品牌、某个地方、某样小吃、某一首歌,甚至某个虚拟形象都可以成为红人主体,从而与粉丝构建起稳定关系,推动了消费变现。
哪些叫“去中心化”?我举两个反例:
过去,村里就你家有一部固定电话,好的,你家很快成了村里与外界联系的中心节点;如今,人人有一部智能手机,人人都成了信息节点,那种联接效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么,最有价值的就是那种把握你们联系方法的人。
你上视频网站下载影片,你要下载的那种影片,并不是存在视频网站的服务器(中心平台)上,而是存在无数人的笔记本上。视频网站只是维护了一张列表,里面记录着:谁的笔记本上有哪部影片,当你的笔记本要下载一部影片时,会手动查一下这张列表。这么,最有价值的就是那种把握你们资源列表的人。
今年,我们公司被“百万红人”送上A股显卡市场。天下秀不是中心化的商业极权,而是把握了红人资源列表,进行“去中心化的商业赋能”。
据克劳锐《2020年中国红人发展中报》显示:综合了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淘宝直播数据发觉,2020年粉丝量小于1万的红人数目早已达到了900万+,而这种红人日均产出内容数目达到了3750万+。
为何品牌须要我们?由于品牌须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景,联接正确的红人,以正确的传播形式(文字、图片、视频)上场。
为何红人须要我们?由于红人也须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景,联接正确的品牌,释放商业价值。
如此多的“正确”搭配在一起,就须要有大数据和算法进行精准匹配,而我们就提供了这样一种能力。
02
品效合一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过去的品牌公司会有一个基本审视:营销推广、品牌营运是两个维度的,(营销)追求销售疗效or(品牌)追求企业调性?预算该如何投,如何平衡这个比列?常年以来,是十分伤脑筋的。
2020年则是实现品效合一的关键一年,其中的重要变量就是红人。
红人就是把“粉丝”还原成“消费者”的那种物种。品牌则千方百计找到最合适的红人帮忙。
为何红人商业(红人广告+直播电商)可以使得品效合一的加速到来?背后有两个核心逻辑:
一是疗效革命:红人增进了交易效率的空前提升,过去,从产品到消费者,要经过多层渠道商、经销商,到零售店,最后被消费者看到,决定会不会买,这是一个很长的决策链条。过去的交易形式,付款须要输入密码,财付通须要用U盾来支付,如今这种步骤都省略了,刷个脸就行了,甚至可以免密支付。
如今,从产品到消费者,只须要一个直播间,只经过一层货运。不仅消费链条急剧减短,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连通效率大大增强了。现在所有的直播带货,从带宽、运算、支付、成交,到最后的同学圈发文显摆,一个人从决策到订购的链路减短到3分钟之内。这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完全没有过的。
二是品牌革命:红人作为现在最重要的内容生产者,是广告位+新货架的完美合体。本质上,一切的抒发都是文案,一切的产出都是创意,一切的产品和品牌都是内容,一切的内容都是广告。
近几年来,消费品牌纷纷利用红人流量,给自身品牌进行“人格化”赋能,要使消费者不仅仅将品牌当成一个死板的标签,而是一个可交流、有体温的人格IP。
商业的本质就是消费者的注意力在那里,产品就在那里。聪明的品牌越来越清楚,能支持自己走得更远的虽然是粉丝,而不是那个标签或则LOGO。
03
“红人”职业化,“职业”红人化
2020年,是红人职业化、职业红人化的重要一年。
无论你是哪些学历,哪些出身,哪些背景,你喜欢哪些,擅长哪些,你都可以把自己摆在网路平台上,被所有人看到。例如有好多四星级饭店主厨,由于有一门烹调的技艺,通过短视频教会更多人做家常菜;也有好多优秀的老师,把黑板搬进了网上,做更广泛的知识普及;还有大夫、化妆师、心理学家、装修工人等等,在网路上分享自己的专业经验,获得好多人的喜爱。
红人的“准入门槛”确实不高,只要你有手机,注册一个帐号,就可以开始发视频,开直播。但还有一个事实是,进入社会以后,我们说一个行业,一份工作的“门槛”高低,除了彰显在“准入门槛”,更在于职业化。
哪些是职业化?不是在工作技能上有多娴熟,而是你学会把自己的生活人格和职业人格分开。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侯,饰演合适的角色。
任何人把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极至,都可能成为焦点。并且,能不能长久在上面待下去,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背后仍须要有专业化的技术(数据、算法)引导。上面讲过,算法可以教你如何做好红人?
算法之外,更重要是你要用自己的本心与这个世界碰撞。你随便的一个体会顿时,分享一首乐曲,或则发一条微博、朋友圈、小红书、抖音,都在向身边的人传达着你平凡生活中的点点嘀嘀,可能被人忽视,可能被人厌弃,其实,其实,你也会被人喜欢,被人关注,被人模仿。只要你是认真的,世界上总有仍然喜欢你的人。
这些仍然喜欢你的人,就是你的价值观同盟,你也可以成为她们的品位代言人,这也是红人的核心本质。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红人,无疑你也可以,流量和疗效不用花钱买,你的口碑和影响力会自然扩散,成为你的私域流量。
给自己的观点找到知音,让自己的(内容)产品遇到懂你的人,这是“红人”职业化+“职业”红人化的内在本质。
03
1种信仰:为何新经济公司要做常年主义者
所有的美好都是与你环环相扣的,只是须要时间。
复盘2020,进击2021,并且我们不会忘掉,把时间和信念投入到才能常年形成价值的事情上,我们仍然是常年主义者。
我的理解当中,常年主义不是一个策略选择,不是你想要哪些,不是你赌现今收获or未来收获,而是一种绕不过去的必然坚持。
1●唯有常年主义者,就能踩准风口
我说惟有常年主义者,就能踩准风口,可能有点反直觉。
你看2020年的直播电商引爆行情,从红人到名星、企业家、店主店员,无人不直播,无店家不变革迈进直播电商,你们都要抢这个风口,但真正挣钱的是极少数人。
你以为红人主播、直播电商是“风口上的猪”,但最先被风吹上去的,一定是常年主义者。这个领域人家早已精耕十几年了,原先默默无闻,如今总算成功了,你说风口来了,但是,风口就是人家做下来的。
红人,是消费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最高效联接者。并且要高效实现这个联接,并不容易。你要高效匹配红人与品牌,就要有最完整的红人资源清单;你要精准找到人、货、场的优化组合,就要对红人价值合理评估;你还要有专业的红人孵化机制,以及针对不同需求构建传播矩阵、策略组合,这都须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我们今年获得了不错的发展成就,你认为这是站在了风口上,而且背后十几年的常年打算,甚少有人看到。
很多看上去像是风口的东西快速到来,这些没有打算的人,或则没有考虑好的人,或则盲目去迎击的人,他一定会尝到特别多的失败。由于任何行业机会都是螺旋进化的,一边发展,一边洗牌。
2●长期主义是反人性、磨心智的
真正的常年主义者专注做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一定是始终默默取得进展,这个过程是反人性、磨心智的。
“股神”巴菲特总是把自己的投资策略(常年投资、价值投资)开诚布公,贝索斯有一次忍不住问:“你的策略如此简单,为何你们不照搬你呢?”
巴菲特的回答耐人寻味:“因为没有人乐意渐渐变富。”人性啊,其实更喜欢起效快的努力。
常年主义者多年专注一个细分领域,不敢越雷池一步。台湾人建筑做得好,台湾水泥有100多种。日本人蛋糕做得好,美国面条有100多种。你离开专业,就所知有限了,不能总听人讲故事,这些讲故事的人大多是业余的,她们的故事也只是科普水平。
有人问我,我公司为什么不签约、捧红一些自己的红人?我说:“我公司没有红人,也不去签约和捧红某一个红人。但我有红人大数据平台,做了欧洲范围内的自媒体排名榜,甚至教红人如何成长。这是我们作为大数据公司、平台公司所应当做的事情。”长期专注,虽然是最磨练心智的。
固守是最不容易的,做好一个企业须要10-20年时间。假如你想做到极至,可能须要30-40年时间。一个号称伟大的企业,必需要有50年以上的磨炼。
在我关注的领域里,基本六年能有一个结果都算比较快了。
总结
最后,我想再重复一遍:“很多关键时刻,会有一些运气,例如当下的直播电商风潮,但都不会影响大局。你要保持常年的集中心力构建护城河,也就是这些改不了、夺不走、丢不掉的东西。
真正的常年主义者,不管潮起潮落,人来人往,这种常年不变的东西,就是你公司的基本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