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上市公司瀚叶股份一则公告惊艳了A股市场。营运着981个公众号的量子云公司卖出38亿,再度燃起了公众对于“营销号”做号生意的财富想像。
与此同时,被称为“微信生态圈第一股”的有赞白鸦也登录恒指上市。
以前有媒体报导,“做号”生意来钱之快令人无法想像:不须要太高的学历和技术门槛,“做号者”只需花几十分钟时间剪切堆砌,能够制造一篇质量不高但传播很广的10万+“爆款”,甚至打情色和粗俗的“擦边球”也在所不惜。
不过从今年开始,陌陌平台红利期早已结束,涨粉越来越困难。在这些背景下,做营销号能够有当年“一天20篇、每篇5分钟、月入5万”的光景么?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此访谈了几位营销号创业者,看到了她们对“内容创业”未来前景的忧虑。
一个粉丝获得成本1-5元
林跃是最早的公众号创业者之一,如今旗下共有数家从事如潮流美妆、城市本地等不同领域的公众号公司。今年12月,林跃开始运作一个公众号矩阵项目,不到半年这个矩阵所拥有的粉丝数目已接近700千人。
这种成为矩阵的号,林跃称之为“营销号”,它们存在的惟一意义就是变现。
众所周知,变现的第一步是要有粉丝基础。林跃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不避忌,他透漏,要在短期内实现粉丝数目暴增,只有“买粉”。
不过,现在的营销号早已不能靠“僵尸粉”了,她们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吸收真实活跃的粉丝。
林跃介绍,目前公众号积累粉丝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广点通”(现名腾讯社交广告)、朋友圈和线下渠道等,而通过这种方法所吸引到的粉丝,都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林跃向记者介绍了运用“广点通”业务增粉的具体操作方法,
林跃强调,通过广点通增粉的用处在于能否做到精准投放,因此粉丝的流失率也比较低,但这些方法的成本昂贵。
另一名公众号创业者陈佳告诉记者:“广点通获取一个粉丝的成本基本上在3到5元之间,贵,而且有用。”记者也从国外一家从事陌陌公众号营销的第三方企业,印证了上述说法。
一些线下渠道也是常用的增粉工具,常见的场景是扫码使用Wi-Fi、相片复印机和抓娃娃机等,成本在1-2元。这些方法获得的粉丝流失率很高,但在公众号创业者看来,这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增粉形式。
以上方式只是单个公众号的增粉形式,但实际上,公众号创业者们一般拥有数个公众号,通过相互推荐的形式互相导流,也才能达到增粉的目的。
营销号内容生产:很low很local
营销号在内容产出上是有“鄙视链”的。某新媒体营销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智将营销号分为以下几类:纯营销号、垂直营销号和城市营销号。
纯营销号的内容产出形式是“流水线”作业。林跃和陈佳并未证实这一点,林跃还补充说:“输出的内容是有问题的,这一点须要正视。”
小李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工作,她们的工作内容是为营销号提供内容。
“每三天上去,就找选题找内容,申请版权,搬运一些热点文章,好一点的就‘洗稿’,三天才能发到几十个号上。”
以前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兼职的在校学院生小黄否认了这一点。她每周为公众号供稿两篇,方法更简单,“不用原创,就是复制粘贴,之后再排个版”。
这种流水线上的“小编”获得的酬劳也很低。小李每位月酬劳不超过5000元;小黄每位月的实习薪资则是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