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总计13000字,看完须要25分钟。
嗯,黑眼豆豆回去了。距离公众号上一次更新早已有525天了。
这段时间经历许多,也变化许多,后面有时间单独写一篇中间的过程。
那接下来直接步入主题,谈谈我个人近来对「视频号的思索」。
本文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思考陌陌为何要做视频号?
2.思考视频号和公众号、朋友圈、时刻视频及story差别;
3.视频号有什么机会和优势?可能的打法?阶段性规划;
4.视频号和抖音、快手的区别,以及为什么选择6:7规格,不选择抖音单列全屏设计?
5.拆解视频号过去的动作;
6.视频号当前存在的问题?
7.视频号可能的解法;
(本文内容过长,没时间看的建议重点看加粗及顿号内容。)
-------------------------
一、微信为何做视频号?
关于陌陌为何做视频号,之前看过不少文章也和同事交流过。
有人说是由于抖快短视频占据用户大量的时间,微信的时长被偷走了,希望视频号来占领时长,对抗抖快;
也有人说陌陌初期集中在图文内容,短视频有所缺乏,现在想要补足短视频版块;
还有人说是由于被张小龙寄寓厚望的「时刻视频」彻底失败,不得已寻求新的入口和平台,承载短视频;
甚至还有人说腾讯投入大量资源的微视丝毫没有见到追上抖快的征兆,只能靠陌陌出马,在短视频赛道上继续占据市场。
个人觉得这种都是正确的现象,但不是最本质的缘由。
微信团队仍然很克制,解决的永远用户本身的需求,对用户提供哪些价值是陌陌一切出发点。
那思索:
微信是哪些?
微信在解决哪些问题,微信过去9年仍然在帮人们解决哪些问题?
微信做视频号,是不是在现阶段更好的帮助陌陌它仍然在解决的事情?
腾讯初期最核心两个能力「流量」和「资本」;流量指的是“社交流量”,拥有源源不断的流量池,而不是像其他公司须要外部买流量。
互联网时代社交成为用户存留的“护城河”,有用户就意味着流量。未来整个中国互联网的私域流量可能都在腾讯手上。
对于腾讯来说,微视能够弄成是次要的,短视频是十分宽的赛道,天花板高,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挺好的商业前景。
如果短视频能和社交结合,发挥出社交优势才是绝对的核心。
如果抖音、快手目前有丝毫做上去熟人社交的倾向,腾讯可就绝不只是现今的几十亿只砸在微视里。
(尽管抖音、快手仍然在尝试随拍、日记、story、朋友等一系列社交功能,每天疯狂给你推荐好友推荐,宁可试错,也不愿错过。)
腾讯安家立身的在于社交关系链,微信最早说是一个通信工具,但是显然在「构建以QQ、通讯录为基础的社交关系链」。
回顾陌陌从诞生到现今做的几件事情:
第一:建立通讯录好友关系;
第二:建立组织关系;
第三:建立关注关系;
那对应的代表的产品分别是好友(朋友圈)、群、公众号;
目前视频号算是第四个,构建陌陌帐号体系。
尽管公众号使创作者和用户某种程度上构建订阅关系,创作者只须要解决的内容和用户之间的单向匹配,但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弱的。
而视频号须要解决的用户和创作者之间的联接,以及怎样围绕着“创作者-内容-用户”构建一个生态循环,并让它健康地运转上去。
一个是弱关系,一个是强关系。
那陌陌现在做视频号,最本源的目标就是承继了陌陌过去9年仍然在做的事情,围绕这个出发点思索视频号的价值是哪些?
个人觉得主要分三方面
就像视频号团队说的:
“有了视频号以后,公众号、朋友圈不再是工具,而是生态,像生活中的水,电,气一样离不开。短视频+直播=最自然的抒发形式。”
视频号团队
结论:视频号对陌陌的价值是「持续为了陌陌关系链的活跃,而作出应有的一些不同经度的贡献」。
二、思考视频号和公众号、朋友圈、时刻视频及story的差别
1.视频号和公众号的差别,个人觉得主要是「生产门槛」和「内容」上的差别。
视频号是一个人人可以记录和创作的平台,公众号门槛更高,让每位人天天写文章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之前也和快手PM交流过,他觉得人类学会说话、写字、画画须要长时间的训练,从二维图象中还原三维信息也须要训练。而人对于视频的「感知」是愈发自然的,点击拍摄按键也是更容易的。
而且对于十亿人来说,让每位人发文字是不容易的,但是发相片是每位人都可以做到的。视频的生产和成本相比图文更低。
另外公众号过去主要集中在图文内容,而视频号更注重在短视频内容领域。
2.视频号和朋友圈的差别,此前自己也思索许久,同样是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都是独立创作的个体,区别在哪?什么样的内容会发布在视频号,什么样的内容会发布在朋友圈?
从关系链上:朋友圈对应的是好友关系链,属于封闭社交;视频号对应的是全开放关系链。个人觉得这是视频号和朋友圈在关系链维度上的差别。(QQ空间和小世界的关系类似)
从生产者角度:朋友圈应当是没有质量和优劣就可以发,视频号应当是要有一定门槛;一个强关系一个弱关系。
朋友圈本身不能承载娱乐,或者娱乐不强,因为是强关系。我们看朋友圈不是由于内容,而是基于社交关系,基于人本身。
(打个比方,视频号和朋友圈的差别类似抖音/快手和朋友圈的差别,对于抖快上的KOL而言,他们既有自己的朋友圈,又有属于自己的粉丝帐号;)
从消费者角度:视频号消费视频内容不局限是朋友圈的日常记录,通过好友之间的相互推荐来扩大短视频内容的选择范围。
3.18年「时刻视频」失败,个人觉得很大程度能看到你的视频就是你的好友,验证完以后没有对关系链的持续活跃给与更多的帮助。
「时刻视频」更偏社交,但是没有拓圈,没有拓展你好友之外的社交关系,本质上还是消耗已有社交关系。
视频号相比时刻视频,最大的差别是可以拓圈,突破朋友圈限制,实现公开传播。
另外国外所有「story」模式都面临共同的问题,「普通用户生产的内容趣味性不高,内容缺少可看性,难以获得非亲昵用户的积极反馈」。
关于story的思索,后续单独写一篇,本文不再展开。
三、视频号有什么机会和优势?可能的打法?阶段性规划大体可分为哪几步?
1.视频号有什么机会和优势?
如果单从用户量与时长角度,抖音和快手在短视频内容平台领域早已抢占绝对优势。
低门槛创作工具、快速的机器初审效率、精准的推荐算法,背后是一整套工业化生产体系,使得抖快在供给端、运营端、用户端早已构建强悍的规模优势、算法优势。
短期内,国内很难出现与抖快匹敌的第三款短视频应用。
其他竞争者假如想要挤进短视频赛道,要么从下往上仰攻,要么战斗力强悍,要么资源投入巨大,否则在短视频赛道上未能突围。
而步入互联网下半场,不是靠某个奇招或则一个idea一招制敌,比的是「效率」、「工业体系」之战,这个常常被大部分人所忽略。
但抖音、快手面对的是拥有12亿月活的陌陌,而且是靠社交关系链起家的陌陌,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那思索
微信做视频号有什么机会?
阶段性规划大体可分为哪几步?
视频号和朋友圈的差别是哪些?
1.微信做视频号存在机会
内部机会:
1)社交关系链:得天独厚的社交优势,比抖音、快手更强大的「熟人社交关系链」,有望产生一个熟人-半熟人到陌生人的「全公开的社交网络」、以及建立一个「全关系链的内容社区」。
2)独特的推荐分发机制:「社交圈层推荐」与「个性化推荐」并重,基于熟人社交+算法推荐的全新分发模式;
3)公众号加成:公众号为视频号推荐算法提供底层数据支持及提供初期内容供给问题;
总结:「社交基因」+「社交圈层推荐&个性化推荐」+「全公开的社交网络」。
那具体展开,社交关系本文不重点赘言,重点讨论推荐分发机制和公众号。
推荐分发机制:
随着内容量的降低及技术的升级不断变化,内容分发方法、信息分发方法也在不断变化。
从最早以新浪为代表的信息门户,到百度为代表搜索引擎、到以微博为代表基于社交媒体分发、再到以抖快为代表个性化算法推荐,被发挥到淋漓极至。
算法推荐益处在于推荐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增加了用户的在线时长,运用得好的话,能够极大地降低用户的粘性。
但算法推荐带来的恶果也很明显,限制用户的选择。对于用户来说,产生的影响可能会有两种:第一种,是沉溺上瘾,时间空洞;第二种就是你们常说的「信息茧房」。
而短视频内容生态里,推荐算法为用户营造的信息茧房效应则会减缓短视频内容垂类分化,最终整个短视频平台会产生高度同质化的价值取向。
所以抖音初期火的都是颜值类小妹妹小姐姐,抖快出现了哪些话题容易上热门,大家就争相模仿同类视频,长期出来造成「审美疲劳」。
张小龙仍然十分深信社交推荐对于内容分发的价值,他相信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为在现实上面,大部分情况都是看到周边的人的推荐而获得的。
如果说「看一看」本质是基于社交推荐,通过好友之间的相互推荐来扩大人的选择范围;那视频号本质虽然也是基于社交推荐,通过好友相互推荐来扩大短视频内容的选择范围,并进一步强化社交推荐的价值。
和过去被动地接收内容,靠算法投喂相比,视频号在借助算法实现个性化推荐来增强内容流通效率同时,通过社交推荐,确保特定圈层口味的一致性,用社交推荐填补算法推荐的不足。
微信公众号:
微信不仅是一款即时通信工具,也是媒体信息发布平台。2012 年,微信公众号即将上线。据统计,截至 2019 年 Q1,微信公众号数目已超过 3000 万。
视频号初期在解决内容供给的问题时,受益于诸多公众号创作者尝试向视频号转变,使得视频号初期生产者大部分都是微信公众号的主体,使其度过初期内容生产困局。
另外公众号为视频号推荐算法提供底层数据。
公众号平台经过 8 年时间发展,已经集聚丰富的内容垂类,包括资讯、娱乐、情感、搞笑轶闻、教育、科技、财经、时尚等领域,细分内容垂类的背后则是各用户圈层兴趣喜好。
外部机会:
1.抖快——内容垂类发展分化
抖音:头部精品内容抢占大部分流量,导致内容生态贫富差距大;
快手:底层价值观和去中心化的分发体系,强化了快手的社交属性,导致人设低于内容,形成了较高壁垒的内容社区,不利于用户内容的进一步扩充;
根据智氪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 年 5 月快手和抖音的用户重合度达到 47%。目前抖音与快手均是娱乐属性很重的社区,以抖音为例,搞笑、网红美女、明星、网红美眉等垂类备 受其平台用户喜爱,摄影教学、职场教育、办公软件、知识资讯类则发展平缓。
另外几乎所有MCN 机构签约 KOL 是以商业化为目的,如果KOL获取的流量难以覆盖投入的营运成本,ROI为负,相应的 KOL 则会被淘汰,机构也会被淘汰。
所以,MCN 机构常常会签约强势垂类的 KOL,从而提升上热门的机率以及更高效的获取流量,最终还是为了变现。
这就是为何抖音热门推荐大部分都是恶搞、网红美眉、明星、帅哥、美女、汽车等热门垂类,其他垂类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发展。
而抖快未能覆盖的内容垂类,同样也具有内容消费的价值。
2.UGC仍未真正崛起
关于短视频价值及信息普惠,宿华和张楠此前都公开抒发过想法:
“相比文字图片,短视频形态更具普惠性,降低了信息交流分享的门槛,不用认字不用产生观点,有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手拍,真正实现了全民参与的可能性。”——宿华
“抖音虽然是一个工具,它是一个帮助用户传递信息的工具。短视频和抖音带来的,是视频创作、分发门槛的大幅度增加,是信息的更快流动和联接,是一种信息普惠的价值。”—张楠
从宿华和张楠的讲演中,可以看出抖音和快手的野心不仅仅单纯只做内容消费平台,都想要代替手机上的硬件,成为信息记录、存储、传递的基础工具,这是愈发底层和普适的刚需。
而即时通信和社交是比内容消费愈发普适和底层的刚需,如果「即时通讯」+「社交」+「信息记录、存储、传递」想结合,将具备强悍的网路效应和规模效应。
抖音6亿dau,但是乐意持续发布视频的生产者并不多,微信的价值观是让「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低门槛的视频号适宜所有人。
想象一下假如陌陌10亿用户的,都乐意公开分享和记录创作,10亿个创作者,那又是一番如何的景色?
短视频到明天也不过四五年时间,未来都会有特别大的发展潜力。
比如由于工具的缘由,UGC还没有真正上去,一旦UGC开始真正崛起,将弄成世界最大的短视频社交网路平台。
2.视频号阶段性规划大体可分为哪几步?
那回归到业务本身,不同业务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打法,那个人觉得目前视频号的规划主要有两块:
第一阶段:解决消费问题,提升用户消费意愿;
第二阶段:在解决用户消费意愿基础上,提高普通用户生产意愿,形成生产、消费正循环。
四、视频号和抖音、快手的区别,以及视频号为什么偏偏选择6:7规格?
1. 产品定位&价值观差别:
记录生活VS记录美好生活VS记录真实生活
优质内容VS指出公正普惠VS让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品牌
slogan常常是公司产品价值观导向的彰显,首先简单介绍下抖音、快手slogan;
快手的slogan经历了“记录世界记录你”到“看见每一种生活”再到“拥抱每一种生活”进化;抖音的slogan经历了“让崇敬从这儿开始”向“记录美好生活”转变;视频号的slogan是“记录真实生活”。
(抖音、快手、视频号slogan演化)
抖快两个产品的核心差别,最主要是因为二者【底层价值观】和【产品定位】的不同。
宿华曾提到他觉得快手最重要的是记录,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去记录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次就是普惠。
普惠就是让所有人都有同样能力留下自己的记录。不会由于他高矮美丑、穷富美丑来做判定,希望能给用户平等的对待。
由于价值观、产品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在产品顶楼设计:产品的价值(服务于用户哪些需求),和价值观(产品设计、内容分发策略、运营策略)、功能设计(一切设计的出发点是产品的底层价值观)、内容分发模式、商业化模式等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和差别。
一个指出“美好”vs 一个指出“真实”,造成了二者「内容分发算法逻辑」的差别、「产品形态的差别」、「社区营运理念」的差别;
一个重内容质量,一个指出普惠公正;一个重营运,一个轻营运,一个选择单列上下降沉浸式,一个选择双列大瀑布流;
这些差别又缔造了抖音和快手不同的「社区内容生态」、「不同的创作者生态」、「不同的用户心智及归属感」、「不同的直播生态」局面。
总结:
抖音注重“美好”,相比快手的注重人,抖音更注重内容。
抖音筛选出并持续放大高质量内容,适配的产品形态是单列全屏沉浸式,优化用户内容消费体验,导致用户和时长的高增长。
内容分发机制有利优质内容和有能力的腹部内容创作者,社区流量分布呈现相对中心化特征。
容错性低,对消费者更友好。
抖音更注重内容与人的联接, 社交属性相对弱,属性偏向流量公域可控的平台。
快手指出真实和普惠,去中心化,内容分发目的让每个人都能被看见,降低了用户的创作心理门槛,对生产者更友好;
适配的产品形态是双列选择式,半主动获取,容错率高,且引入“基尼系数”概念对流量分配进行调控,适合长尾内容。
快手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联接,社交属性更强。但平台可控的公域流量不多,更适宜做私域流量沉淀。
那回看视频号的slogan是“记录真实生活”,更倾向于「生活沉淀」,用图片or视频的方式去记录自己的生活,有点偏向快手最初期的标语。
微信一贯坚持「让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品牌」的价值观,视频号会愈加重视原创的、个性化的、个体的价值内容,是去中心化和更低门槛的。
相比抖音和快手算法优势,视频号的核心优势是基于熟人社交+算法的推荐机制,用社交推荐填补算法推荐的不足,构建一个全新的内容生态。
关于抖音、快手、视频号的差别,我用表格大约整理了一下
(部分数据资料来自东方期货)
2.思考抖音快手都选择9:16规格,为什么视频号选择6:7规格?
上面提及的抖快视频号的价值观差别,那这种差别是怎样在产品形态上彰显的呢?
抖音、快手竖屏视频均采用宽高比9:16的设计,这样的视频满屏,无黑边,兼容性好,同时消费体验最佳。
而视频号竖屏规格是比列6:7,这样设计造成的后果就是假如视频大于6:7规格,上下以白色背景填充,大于这个比列上下会被裁掉。
对于抖快的KOL而言,如果想在视频号上发布视频,要么视频被裁减,要么重新剪辑,但又会降低发布门槛,那视频号为何设计成目前大卡片单列交互?
尝试拆解背后涉及的逻辑:回到文章开头,微信做视频号的目的缘由,还是围绕「社交关系链」去思索。
那我觉得主要有两个缘由:
1)帮助用户消费视频同时,增强关系链,建立社交关系的用户心智;
视频号6:7的规格,相比抖快,视频的屏幕较小,视频的上下留白界面更兼具视频与文字。
用户第一眼见到重点可能不仅仅是视频,可能是评论下方的某个认识的好友,弱化内容本身,想瞧瞧好友赞的内容是哪些,培养用户的心智是想瞧瞧好友赞的内容是哪些。
2)增加用户和创作者之间的互动联接
如果你仔细观察视频号和抖音、快手,最直观的体会就是不仅视频内容,突出视频的标题、地理位置、视频的标签等信息,视频的信息更丰富。
而且有的视频,视频的标题和相关信息占了屏幕1/3,这样设计的目的尝试帮助用户和创作者构建关系,形成联接。
3.视频号为何选择单列半沉浸式,而不选择抖音单列全屏设计?
(快手、抖音、视频号交互差别)
抖音是单列,全屏沉浸式上下滑无脑交互,有利于杀时间,提高用户时长。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消费体验做到极至,重点塑造“沉浸感”。
我不需要你主动找内容,我来帮你筛选筛选高质量的作品,你就好好看就行。
快手是双列设计,在交互上须要引导用户去点击,去关注,去评论,形成粉丝积累,然后再去反哺内容创作者,除了看内容之外,“引导评论”是快手最核心的互动行为了。
如果视频不喜欢,你再换一个选择自己喜欢的就行。
而视频号目前单列设计,又不像抖音全屏设计,又没有选择快手双列容错率高的设计,偏偏选择目前看起来不是很美观的半沉浸式?原因是哪些?
首先视频号不会用抖音的内容击败抖音,也不会用快手化的形式赶超快手,视频号从推出的那一刻就不是为了杀时间,而是基于社交关系链。
快手双列大瀑布流似乎容错性高,但是视频号目前主要是社交推荐,用户在消费同学点赞的内容可能后续并没有消费意愿,如果双列设计这些问题会愈加显著,消费性更弱。
另外容错性高不只是只有快手双列一种方式,视频号核心是社交推荐,即使同事点赞的内容不喜欢,但是由于是同学推荐,只能说和同学兴趣不一样,因为社交关系的存在,容错性也较高。
五、拆解视频号过去的动作
视频号核心用户分为两类人: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当然用户可能随时切换,可能又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不管是抖快,还是视频号,拆解内容社区产品要解决的事情主要是以下三件事:
1.生产者:持续帮助内容生产者生产出高质量的内容;
2.消费者:持续帮助内容消费者更高效获得适宜自己的内容;
3.平台:让生产和消费产生联接:帮助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产生有效互动,形成更好的成就感,形成联接。
围绕里面三点,拆解视频号过去到现今做的事情
1.生产:生产解决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生产意愿的问题;如何减少用户发布门槛,需要低门槛的创作工具。
那回头看陌陌在生产侧一系列动作:收购vue,推出秒剪;(猜测:可能内部做了生产工具,做了一段时间,但是和抖快(剪映、快影)有差别,且差别不是一两个月能追上的, 通过竞购vue比内部做利润要高)
2.消费:消费本质就是「开源」,在不打搅用户的情况下,尽可能让用户接触到视频号的机会;
快手曾经做「story」面临的情况和Facebook、包括陌陌「动态视频」遇到的情况很像,主要是遇见了很大的消费问题,进而严打了生产,解决方案还是要让更多用户消费。
视频被消费前提,必须能被看到,要有入口,视频号在发觉页第二个位置,仅次于「朋友圈」。
最近做了几个版本迭代,可分享到朋友圈、公众号,及聊天场景,都是让视频号可以被看见,在陌陌生态内获得更好的爆光,扩大传播效率。
包括近日加入了一系列有助于开放公域流量的的动作:公众号图文可以插入视频号动态卡片,朋友圈降低了话题标签,搜索时可以搜索到视频号,都是为了提高消费。
3.互动:内容消费者也是二次传播者。
把同学点赞融入了传播的页面,可以看到同学点赞的内容,你点赞的内容会被好友看到。另外视频内容也支持一键关注、点赞和收藏。
总结视频号过去做的事情:生产内容,消费内容,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效互动,再加二次传播。
六、视频号当前存在的问题:
如果只看视频号的现况,从生产、消费、再到互动,每个环节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我认为最本质的问题「视频号还没有帮助用户产生使用的场景认知」,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消费问题。
下面具体探讨消费的一些问题:
1.视频号仍未帮助帮助用户产生使用的场景认知;
不像抖快都是独立APP,视频号目前还是陌陌「发现tab」里面的一个「入口」,虽然地位仅次于朋友圈;
为了解决用户消费的问题,微信也是舍弃往年的克制,小红点、强提醒各类提高点击的交互设计,在视频号上彰显更加显著,但若果能解决用户的消费问题,在冷启动期间也无妨;
视频号在未产生自身价值和心智之前,流量直接来源与同学圈,为了更好的让用户接触到视频号,视频号入口的款式,还有强提醒小红点和朋友圈设计,几乎一摸一样。
这样设计的背后,猜想是视频号团队借助朋友圈入口的社交消费场景和心智,传递到视频号上。
朋友圈是同学发布新动态,入口会有强提醒;而视频号同学赞过新的内容,在入口也有强提醒。
从你们经常打开朋友圈,看看什么同学发动态了,到视频号,看看我的同事刚才见到哪些视频,我也去瞧瞧的心智构建。
如果没有「视频号」三个字,大部分人都看不出二者任何差别,甚至哪天「视频号」和「朋友圈」位置切换一下,就愈加有意思了。
虽然表面看视频号团队早已设计的特别巧妙,但是假如只靠入口和款式引导,把朋友圈用户的心智和使用迁移到视频号上,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陌陌入口的思索,微信PM啃饼以前说过:
微信内的入口有两类,一类是中心化的,一类是去中心化的。中心化的入口主要是发觉tab中这些固定入口,去中心化的入口主要是指聊天和朋友圈中流动的消息以及公众号文章。
更深层的理解,入口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场所,一类叫场景。场所是一个位置,场景是有人有情境的场所。在发觉中加一个固定入口,只是一个场所,并不能让用户使用上去,所以还不是场景。
要把场所变为场景,需要做很多事情,要有吸引力,要让用户来了能够再来,否则,它就只是一个来了又走的场所,甚至不如公厕。
微信里早已有一些成熟的场景了,比如公众号、聊天和朋友圈。拿一个场所去建设场景并不会比借助成熟场景更有优势。
那视频号目前看来,仍然是一个入口场所,还没完善用户持续使用的场景;
2. 朋友赞过的内容具备一定「社交价值」,但是同学点赞内容并不一定有「消费价值」,或者消费价值很弱。
目前视频号未帮助帮助用户产生使用的场景认知是结果,那是哪些缘由造成的?
本质还是目前基于「社交推荐」带来的推荐内容不符合用户预期;
朋友赞过的内容具备一定社交价值,但是同学点赞内容并不一定有「消费价值」,导致消费差,留存差,尤其是新用户的存留十分低。
在大胆一点,个人认为「短视频社交虽然不是熟人社交,不是由于我和你关系好,我才看你的东西,更偏兴趣」。
在这个维度下,基于知识图谱,内容本身,用户兴趣做的事情还甚少。
视频号基于内容的探求和兴趣的分发,内容丰富以后,用户喜欢的不像是媒体平台背部为王,内容分散,用户的兴趣广泛,能不能吸引用户特别关注,需要推荐,内容的联接,整个生态的建设。
另外在思索视频号基于熟人社交分发和万人千面算法推荐之前,大家可以尝试在心里回答下边9大问题。
1.你认为同学点赞是否重要?
2.你是否会由于同学点赞而步入视频号观看内容?
3.如果会,进入视频号内同学点赞的内容是否满足预期?
4.推荐同学点赞的视频,普遍是自己喜欢的吗?
5.你真的很在意你同学喜欢哪些视频吗?
6.朋友点赞的视频,你每晚关注的意愿有多强?
7.有多少人由于听到同事点赞的红点步入视频号,因为内容不喜欢,就离开视频号的?
8.你看视频号主要是通过朋友圈分享还是自己主动点击视频号入口去浏览?
9.你会有隐私压力吗?担心你的点赞被同学见到吗?
视频号虽然是「社交推荐」+「个性化算法推荐」双重推荐方法,但目前重点在仍「社交推荐」,推荐同学点赞的内容,真的是最有效,推荐是最适宜用户的内容吗?
我个人认为未必;
「微信严格上不算熟人社交,混杂了好多中弱关系(普通好友数可能超过五六百),一方面是陌陌社会关系的扩大,另一方面是扩大背后带来社会关系的复杂,而社交关系的复杂又带来社交推荐的难度」。
今年陌陌公开课,张小龙提及目前陌陌有5000好友早已超过100万人了,试想按照100个人好友推荐和基于5000人社交推荐,是完全不同的。
以我自己为例,我每次使用视频号消费体验很差,很难坚持浏览3个视频以上。
我随便下拉5-6个视频,有音乐的、有微商授课的、有影片的、有恶搞搬运视频的、有生活小方法的、有学习小技巧的,虽然视频类型很丰富,但是一次性全部显露,真的不感兴趣。
感觉就是随便推荐同学点赞的内容,给我的体会就是零乱,加上各类视频规格被遮挡,导致消费体验很差。
(另外你们可以仔细瞧瞧视频号,有多少视频是上下左右被死机遮挡的)
目前仍未了解视频号社交推荐逻辑是否会依照好友数目采取不同推荐策略,我推测会有不同。
同时伴随社会关系的复杂,每个好友的兴趣又是相对分散,导致推荐的难度远远小于靠算法推荐。
朋友点赞推荐第一个视频很重要,抖、快针对冷启动推荐视频做了大量的A/B实验,这直接影响了用户的存留。目前视频号是没有解决好的。
无可否认社交推荐对于视频号的价值,视频号基于社交推荐,从0-2亿,足以证明社交推荐的价值,但是视频号假如想从2亿日活下降到4亿,依靠目前到社交推荐算法,个人认为仍有很大挑战。
(张小龙6月底朋友圈公布视频号数据)
(由于缺乏具体数据,将本应是定量的剖析简化为了定性的判定)。
3.单列半沉浸式的消费体验弱于抖快
抖音6亿DAU,沉浸式的上下滑产品形态早已潜移默化影响了用户操作习惯,而一旦用户习惯想要改变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而快手急速版,除了靠网赚模式外,凭借单列沉浸式的交互,DAU很快过亿,证明了单列从消费上更有效率。
既要照料快手老用户的习惯,又要考虑新用户的体验,快手去年8.0近些年来最大的改版,创新性的降低精选Tab,就是想在不破坏老用户浏览习惯同时,拓展新用户的浏览习惯。
在提到抖音怎样在产品体验上追求极至时,抖音张楠此前分享了4个关键要素「全屏高清、音乐、特效滤镜、个性化推荐」,在这四个方向追求极至做到最优,给了用户更棒的体验。
而围绕全屏设计,抖音团队将一模一样的短视频置于不同的规格去看,全屏疗效无论是视觉冲击力,还是把用户拉进其中、让用户身临其境的体会上都是非常棒的。当时抖音团队做了好多盲测,同样得到了这个推论。
关于视频号单列的形态,之前也和视频号产品负责人交流过,视频号选择半沉浸式,牺牲用户全沉浸式的体验,突出封面标题,留下空间来突出创作者和评论。
是否是通过信息和关系链的透出,比抖音沉浸式愈发关注人而不仅仅是内容,且有利于社区气氛产生,对方表示确实是这个缘由。
但是从消费体验上看,除了缺少沉浸感,基本的消费感也落于快手,而且从时长角度看,以我自己观察,视频号的内容时长普遍要低于抖快普通的15s视频,加上视频支持暂停功能,导致整个消费体验是不够顺畅的。
我感觉视频号现今最难堪的问题是,既没有抖音单列全屏沉浸感带来的痛快,也没有快手双列容错性高,快手起码可以主动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用户每次步入视频号内,当前可被消费的视频太少。
即使6:7 的规格,一屏幕可以承载1.5~2个视频内容,但单和快手双列一屏展示4个视频,容错性高于快手的双列。
4.基于社交推荐,个人点赞的压力,导致用户反馈可能会有偏置,另外互动行为低
一方面,由于点赞能被好友看到,出现好多在朋友圈经营、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建立自己的人设,向外界传达自己的品位;
另一方面,担心隐私曝露的压力,原本喜欢看的视频,但是害怕同事看到,家人看到,不敢点赞,导致推荐质量带来的不精准;
人们本性上就不喜欢被动地曝露隐私。
个人猜想,由于关系链的漏出,导致视频号互动率(评论、点赞)应该是显著高于抖音、快手的;
在快手、抖音,大家可以毫无压力的给美眉、帅哥评论、留言,但是在视频号这种内容,熟人评论互动远远弱于抖快。
(举例:在抖快有大量的帅哥视频、但是在视频号上,这类内容甚少见到,猜测还是同学点赞的压力;)
(基于同学点赞带来的问题)
七、视频号个人建议
1.生产
产品侧
生产工具:优化生产链路,提升生产体验和生产性能,提升各链路转化率(保证拍摄视频流畅、画质更清晰等),目前从视频号清晰度看,视频号和抖音快手仍有一定差别。
生产意愿 :提供操作简便、制作精致的模板,降低普通用户生产门槛,用户直接套用素材即可,(靠模版的缘由是UGC最大痛点是用户自己拍下来不好看。)
生产侧工具能实现的疗效你们都差不多,现在主要是满足年青用户,针对年纪更大的用户拍摄能力(比如大叔很爱拍摄,但是缺产品)。
但是视频号当前的重点不在生产,而在消费,先通过优质的内容,留住用户,解决用户乐意消费的问题是当下重点。
2.消费
1)增加算法推荐和社交圈层推荐的能力
视频号在机器初审、视频理解、推荐系统、AB实验以及数据科学上有好多功课要补,关于怎么去噪,如何快速建立一套底层迭代基建框架亟待解决。
另外生产须要跟消费耦合,互动,点赞、评论可以激励作者提高创作意愿。
一般内容社区算法推荐涉及到的过程包括:
a.理解内容:对内容进行具象总结,提取关键词;
b.理解用户:刻画用户行为——点击/点赞/评论/分享/关注/不喜欢,探索用户意图;
c.将内容和用户进行匹配:拟合一个内容与用户匹配度的函数,设定一个目标,根据目标来匹配内容与用户。
那视频号核心在与社交推荐,除了考虑传统的算法推荐,还要重点探求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兴趣社交圈层推荐,不仅仅是内容和用户的匹配,还有考虑好友和好友的兴趣匹配。
从视频号目前推荐能力来看,仍然是比较粗糙的推荐算法,将不同内容的视频,都一次性全部推荐给用户,难以消化,消费性太差。
是否可以尝试将「朋友点赞」+「推荐页视频」混合推荐,避免因同学点赞的内容消费性差,结合推荐内容相互填补?
另外基于短视频社交推荐,除了陌陌之外,没有其他家尝试过,还须要一定时间,但须要加速度。
「起跑不足的时侯,更需要加速度」。
2)增强内容精选能力,探索其他品类,并精细化营运。
从抖音和快手发展的路径和策略看,重内容营运是所有追求用户时长下降的内容平台必须选择的公路,抖音从创立之初就重营运,快手经历了无营运(2013-2016)→轻营运(2017-2018)→加重营运(2019-2020)的阶段。
两者现在都在更深度的营运,包括脸部内容&垂类内容营运、明星营运、KOL营运等。
从目前视频号推荐内容来看,运营策略和逻辑存在问题。
视频号先通过私域流量方法把用户吸引进来,如果朝着社交媒体化模式发展,需要做内容精选,往精品化发展,首先满足用户消费的意愿,现在显著存在流量导出,但是留不住用户的问题。
3)引导内容方向,加强营运干预
以UGC 内容为主的平台,在创作者和用户达到一定基数,单纯借助算法是不够的。
而大部分内容生产者是追逐流量的,目前在视频号个人常常见到非原创内容:电影搬运、明星音乐演唱会集锦,各种名人语录,这些视频常常播放数还非常高。
这些内容在快手是严厉严打,轻者帐号降权,重者封号。
虽然这类视频有一定消费价值,但是平台倘若不干预,引导内容创作方向,整个社区会出现大量搬运获取流量的视频,不利于社区健康发展。
4)弱化同学点赞的压力,增加推荐和关注权重;
因为目前步入视频号就是「朋友」点赞的页面,暂时不清楚「朋友点赞」留存和推荐关注的存留那个更高,但从目前直观的体验,朋友点赞有社交价值,但不一定有消费价值。
可以弱化点赞的重行为,可以以轻方式,类似【有28个好友看过这个视频】、【有99位好友关注】该帐号,这种轻社交压力,既能保证社交推荐,同时又能减少点赞的压力。
(视频号目前也在灰度,弱化同学点赞设计)
左图不展示好友点赞头像 右图依然展示
5)降低创作门槛、提升内容生产积极性
抖音的初期产品营运逻辑:
早期通过美拍约请了一批kol,签约高颜值大V+强力的市场推广,吸引来第一波用户 →
以第一波用户为流量基础+官方挑战活动,吸引和挖掘更多具有创作能力的人来吃红利 →
以这种人的创作为脚本,实现脚本数目的大规模下降 →
足够多的脚本数目解决内容同质化带来的存留问题 →
高留存形成更多流量,进一步强化对内容创作者的吸引力,形成正向循环。
在这个逻辑中,高颜值大v、高品质脚本提供了内容的可看性;脚本化的玩法和足够好用的滤镜增加了用户的生产门槛,同时极大满足用户消费体验;
视频号的slogan是记录真实生活,但是目前从视频号内容看,真正乐意发布视频号的原创用户太少,后续促生产工作上,需要提高营运能力,引导创作者怎样创作视频,提高积极性。
6)增加关注引导
个人猜想关注页的存留比推荐的存留高,应该引导关注。比如常见的feed卡片帐号头像左侧添加关注按键;尤其是新用户引导用户去关注优质的帐号内容。
另外在关注页,把关注tab根据作者经度聚合,按照亲密度从高到低排序,预期让用户在消费关注作者的同时,也能对作者帐号形成更强烈的印象。
把精力集中在高价值作者头上,并且是否直接引入切换到同个作者手动播放控制。
(目前早已开始对关注的帐号聚合展示了)
7)搜索/推荐优化;
视频号目前「搜索」在「推荐」里面,但是现今觉得只有一个入口,没有有用的功能,也没有培养用户心智。
快手的搜索经历了「内容消费」到加强「搜索认知」的定位转变;
19年线上搜索首页提供了热榜、banner和垂类频道的能力,补充快手中心化消费内容的产品场景,帮助用户才能在中心化广场有好的消费体验;
另外,快手19年在发现页里诠释多个垂类频道,包括游戏、汽车、海外、短剧、运动和vlog等,满足不同用户的消费体验。
目前视频号还是处于初期阶段,可以考虑推荐页,加入垂类内容,提升社区内容品类、增加品类迅速扩展能力。满足不同用户消费内容的需求,帮助用户可以有更好的消费体验。
——————————————
信息的宽广度和质量,一直是陌陌要解决的问题。但随着陌陌社会关系的复杂,如何借助社交优势,将「算法推荐」+「社交推荐」价值发挥最大化,视频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态产品和工具产品最大的不同,工具产品只需把一个点做深做透,用户体验做的足够好,用户会留在平台;
生态产品最大的问题不直接创造价值,供需双方的整合,间接创造价值,是愈发复杂的体系。
那相比抖音、快手,视频号最大的差别基于社交推荐,那抖音和快手通过算法推荐,证明了短视频可以有6亿DAU。
那视频号目前想要验证的是,通过社交推荐,能否同样可以带来抖快,甚至超过6亿DAU的规模。
社交推荐和算法推荐运用的足够好,视频号可能成为下一个微信公众号,但是假如没有运用好,反而可能加速朋友圈用户的逃出。
-------------------------------------
本文部份数据来源:东方证券、东兴证券
这篇文章13000字,来自个人的思索总结。最后再度鸣谢:凯飞哥,kaka老师,hj哥。谢谢您读完本篇文章,本文只代表自己的想法,欢迎加陌陌阐述其中的若干论据,我的陌陌:LBJvsTQP。
如果这篇文章你觉得有所价值,欢迎转发分享;如果认为文章无力下咽,那可能是我的叙述问题和能力问题。
福利袭来
姑婆那些事儿APP:媒体分享、干货、1V1答疑……等硬核干货,一次入手共计300多个下降案例拆解和方案
另外,为了帮助你们高效快速对接、寻找合作资源,我们特推出找人功能→扫描下方的二维码添加客服进驻
在这儿,无论你是品牌主找带货流量主、号主找优质广告主、还是媒介找优质广告主和号主总会有人成为你的顾客,成为你的人脉!!!
就问你句,值不值?
凡是下载并登陆姑婆APP的,均可添加客服免费发放会员
↓
长按扫码
添加客服发放会员或则进驻姑婆APP
▼
姑婆那些事儿
运营都在用的APP
会员|案例|方案|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