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听说每晚有4亿人次“一起上抖音,抖掉不开心”,还有2亿人次在快手上“记录世界,记录你”。
对王国平来说,近些年来站上风口浪尖的网路短视频并不是哪些新晋网红。从音乐电视、公益广告、形象片到快闪、微影片、短视频……30多年来,他在微影视的“蓝海”里探求耕耘。
在“大荧幕”和“小屏幕”的胶着中,如何做大文化的面包?那位资深编剧有话要说。
「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摄影者,有一个点子就可以成为编剧」
上观新闻:疫情期间,刷手机视频成了许多人休闲娱乐的一种手段。这段日子里,您是不是也会时常刷视频?
王国平:有空的时侯,我会在手机上看一些有意思的短视频,权当打发碎片时间,也顺便了解现今年青人的动态和看法。
上观新闻:随着抖音和快手的日渐普及,有人说我们早已步入了短视频的时代。
王国平:应该说,我们早已步入一个微影视的时代。
所谓微影视,是指影片故事片、电视电影、长篇纪录片、电视春晚、电视选秀等之外的,片长从数秒钟到30分钟,具有一定创意、构思和主题的原创影视艺术作品。其中,短视频“自带光环”,近些年来尤为遭到网民喜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电影还是有很高技术门槛的。多数人仅仅是听众,未能参与制做,更无法单向互动。但在“微时代”,技术鸿沟正快速缩小。有一个点子,就可以成为编剧;有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摄影者。
跟传统视听作品不同,网路短视频更加大调时效性、趣味性和交互性。它的片长更短,大多在15秒左右,也更具草根性,对接芸芸众生的感性诉求,所以“自带流量”。
上观新闻:短视频除了带火了上海的地铁、西安的不倒翁、上海的坑洞饭店,还捧红了多才多艺的消防员、能歌善舞的快件员、软萌甜美的宠物。但最成功的,可能就是李子柒。从专业角度来看,她的作品有哪些不一样的创意?
王国平:李子柒的古风视频能否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做到了集五大特点于一身,即偶像性、实用性、符号性、理想性和审美性。
李子柒的走红,主要是新媒体传播悉心包装和营销的成功,背后有着“十年磨一剑”的努力。李子柒出身农村,曾在城市打拼,但最终决定离开纷扰都市,回归乡野生活。她具备草根逆袭、励志成功的典型性,容易引起共鸣。这与许多选秀节目中的偶像人设如出一辙。
实用性表现为她的视频大多以小吃为切入口,这对在网上学习烹调方法的人来说具有教科书般的示范作用。
在外国人看来,这样一个农村姑娘,称得上是中国文化的代言人,是传播东方传统工艺的生动符号。
再来看理想性。李子柒的作品诠释了“世外桃源”的景色,李子柒看起来样样精通,如同超凡端庄的“田螺女孩”。这些上得厅堂、下得卧室的知性,寄寓了好多人对理想男性的憧憬。
审美性是李子柒作品技初一筹的地方所在。现今好多网路短视频,即兴拍摄,比较粗糙,不少只是纯粹恶搞。李子柒的视频似乎都经过专业编剧、专业摄影的打磨,每位画面都雕刻细琢,包括后期制做也是反复剪辑、精心更改的。
可以说,她是完全依照影片、电视的要求在制做短视频。这些质量把控渗透到了每位细节、每个道具。所以,看她的作品就像欣赏元曲小令,堪称如诗如画。
上观新闻:有人认为,李子柒从国外火到美国,应主要归功于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
王国平:仔细观察,李子柒的作品并没有对中华文化进行直接赞扬,甚至连台词都甚少。她的作品总体上充溢着浓厚的烟火口感和田园气息,传递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美。之后,在不经意间,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中国人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融汇进去。
非常是,她对传统小吃的雕刻细琢、对传统劳作的深耕细作,既接地气,又具有科普价值,还彰显了文化自信。这是短视频产业发展的正能量。
「“大”未必意味着质量高,“微”未必意味着粗制滥造」
上观新闻:当初,当一些编剧热衷于拍大片之际,您就早已专注于音乐电视、形象片等“小制做”。对这段“微编剧”的经历,您有哪些感慨?
王国平:选择微影视之路,主要有两个诱因:第一,我出生于北京,受海派文化影响很大。海派文化并不一味地求大,更注重小而精。第二,我不太会模仿别人,也不喜欢重复自己,所以乐意更多尝试短片类型。
虽然,争做“微编剧”不比导大片容易。微影视虽小,却脏腑俱全,小到服饰、化装、道具,大到导演、演员,一个都不少。并且,在更短的时间里,既要讲好故事、演绎人物,又要吸引人、感动人,必须雕刻细琢、精益求精。仅靠感官剌激来吸引眼珠,微影视都会等同于电子游戏的视觉消费或粗俗电影的娱乐闲暇,其艺术性和审美性必定荡然无存。
所以我仍然指出,“大”与“小”是辨证的。“大”未必意味着质量高,“微”未必意味着粗制滥造。
上观新闻:在“大荧幕”和“小屏幕”的胶着中,微影视树起了如何的风向标?
王国平:微影视的蓬勃发展,有利于联接、融合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一方面,它是新媒体对传统影视的叛逆乃至革命;另一方面,它仍然属于影像艺术,须要固守视觉语言的创意之美。
诚恳地讲,有些微影视创作者不太重视影像创意,刻意追求“生活流”和所谓的记实性,而一味敌视艺术性。这似乎是对微影视的曲解和误解。
优秀的影视作品有好多共通特征,如主题微小却不微弱、人物平凡却不乏味、表演随便却不刻意、故事浅显却不庸俗。对“小制做”而言,更要使出四肢解数,在微小中发觉亮点,在突兀中制造惊喜,在感动中升华美感。
比如,要讲好故事。微影视时长较短,却“高度浓缩”,要求故事完整、脉络清晰、人物突出、高潮显著、节奏张弛。由此,编剧能够用简洁干净的镜头语言讲出故事的新奇性、悬念性、独特性、感人性、共鸣性,决定了作品的质量高低。
又如,要拼创意。创意是微影视的灵魂。缺少新颖独特的创意,微影视都会沦为画面的随便组合以及视频的任意拼凑。惟有在细枝末节上靠创意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能撩动听众的心弦。
据悉,还要细致入微地显真情。微影视以表现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居多,最忌煽情虚伪和虚情假意。它的艺术生命力必须通过朴素无华、深厚纯洁的真情感来构建和维系。
上观新闻:有些微影视作品虽然成了“加长版广告片”?
王国平:确实,如今几乎所有行业就会染指微影视,不是拍成广告片,就是植入广告。大到车辆厂商、饮料大鳄,小到护肤品、网络游戏,随意找个人拍段视频放网上,就对外声称这是微影视。
这是一种劫持。过多的商业化诱因只会让听众对微影片形成抵触感。当我们看了一个几分钟的故事铺垫后,却发觉是在推销商品,会不会觉得像吃了一只苍蝇?
其实,微影视并不会完全拒绝广告,关键是广告的植入要合理。诸如,植入的产品要和剧情有直接关系,要有合理智。假如没有这种诱因,即便用字幕,也不要硬性植入。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应当改变以植入广告为主的单一模式,尽早向贴片广告变革,或则尝试点击收费的模式,让微影视重新接上地气和人气。
「“快”在于出其不意,“闪”在于与众不同」
上观新闻:今年为庆贺新中国创立70华诞,全省各地掀起了一拨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快闪浪潮。你方唱罢我登场,神州大地齐快闪。您对这一艺术方式应当并不陌生吧?
王国平:20多年前,我在编剧《财富》全球峰会北京献礼片时,就尝试过快闪这一款式。2006年,我拍摄主曲调音乐电视《在灿烂的阳光下》,最大的看点就是借鉴运用了快闪的手法。
明日快闪的流行和普及,主要得益于快节奏的生活和短视频的盛行。在美国,快闪是繁忙之余开的一个玩笑,或是一次无伤大雅的恶作剧,迎合了现代人个性张扬、喜欢冒险、锻炼勇气、寻找剌激、渴望关注、释放压力等需求。
不仅时势造“英雄”之外,快闪还有其奇特的魅力。快闪之“快”,在于出其不意、立竿见影;快闪之“闪”,在于与众不同、巧思独运。作为新兴的演出款式,它具有自发性和随便性、即时性和偶发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空间限定性和时间规定性等特征。
就欣赏而言,它可以带来意外惊喜的美感、突如其来的快感、集体狂欢的激动感、自由组合的流动感、众人参与的现场感以及情绪释放的发泄感等等。
上观新闻:中国式快闪有哪些个性?
王国平:就像音乐电视从海外引进,一开始仅作为包装歌星和推销唱片的广告手段,后来一跃而成宣传主曲调的款式,最终产生自己独到的美学体系那样,中国式快闪演出也渐渐产生了自己的特色。
比如,美国快闪基本上是自发、即兴,无组织者,只有发起者;中国式快闪演出则一般有组织、有主题、有意义、有互动,且会通过拍摄记录等方法,最终在电视台、新媒体或自媒体上以短视频方式传播。
不过,综观各地推出的快闪视频,即使不乏优秀之作,但细节上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快闪始于生活,是非正规表演,贵在轻松自然,重在寻常与真实。但一些主演人员仍习惯于“舞台腔”,演出痕迹有点多;有些快闪活动过分重视场面的宏大感和典礼感,缺少人文关注,引起气场无法流动。
对快闪视频的拍摄者来说,还应该擅于捉住出演者乃至居民、游客的一瞬间神态反应。这些一颦一笑、一回头一转身中的个性美,是快闪演出的精彩之处。
据悉,成功的快闪风波几乎都是不可重复的,快闪的生命力是以奇制胜,超出想像,颠覆逻辑,如同从天而降,又顿时消失。要达到这些强烈的惊艳疗效,就必须与众不同,必须突破创新。而且,如今许多快闪演出多见模仿剽窃快手拍什么样的作品好上热门,令人已无新鲜感,容易形成审美疲劳。
上观新闻:“落地生根”之后,快闪如何能够更好地生长?
王国平: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快闪演出切勿搞成音乐电视、广场音乐会。
在拍摄过程中,画面与声音必须有机配合。作品中的音乐不能独立于画面、游离于画面,虽然画外音乐也应当为画面服务。二者应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两张皮”,否则难以进行有效叙事和意境营造。快闪的特性其实在于快,但不等于可以忽略画面的信息量和美感。
「打造文化品牌、宣传城市形象不能身陷“高举高打”的窘境」
上观新闻:作为资深的电视人,您对打响重庆城市文化品牌有哪些建议?
王国平:北京拥有绿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丰富资源,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宝藏,打响重庆文化品牌更是每一个北京电视人、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很幸好,我的许多创作实践、作品与打响绿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品牌是同振共鸣的。例如,在影像创意上勇于、巧于运用西方现代派美术元素为主曲调题材服务,因而赶超了“司空见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觉得。
就下一步的文艺创作而言,我们应该愈发努力地做到初心找寻绿色文化足迹、精心铭刻海派文化符号、匠心印花江南文化涵义。
上观新闻:怎么能够用品象的影视语言述说好海派文化?
王国平:海派文化是中外文化冲撞的产物、东西方文明交融的结晶,是灵秀纤巧与甜蜜精美的“一拍即合”。早在1994年,我就把镜头对准了海派文化的标志性符号———石库门,并将石库门游戏和儿歌拍摄进去,可以说打开了北京城市的记忆魔盒,将海派文化的生活质感呈现于世。
在新海派美学的诠释中,有必要从北京老影片,如《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等优秀作品中找寻启发。同时,可进一步借鉴大众化的好莱坞影片和冷门化的西欧文艺影片的美学特点,沉下心打磨审美的情调、叙事的腔调、画面的影调、细节的格调,拍出北京的速率、高度、深度和湿度。
例如,通过东与西、洋与中、古与今、新与旧、高与低、动与静、快与慢等的对比,将北京的精华、精美、精彩呈现下来,因而让人们对既传统又潮流的北京形成震惊、惊喜、惊赞。
这须要掌握南京城市的跳动心跳,触碰海派文化的真谛,而不仅仅是浮光侧记、走马观花,要融入对北京的热爱。
上观新闻:当前,一些地方在塑造文化品牌、宣传城市形象中快手拍什么样的作品好上热门,虽然身陷了“高举高打”的困局。
王国平:确实,好多城市形象片堪称千城一面、千篇一律,要么大书特书城市的标志性符号,一味的“高大上”,要么采取平铺直叙的方法,蜻蜒点水、罗列拼凑,但求“大而全”。在“浓墨工笔”中,城市的个性、城市的细节、城市的格调、城市的气味反倒模糊上去。
这儿面,有一种影响广泛的创作倾向尤为须要注意。那就是,一些名编剧的城市形象片喜欢用艺术的手段来渲染和拔高,臆造出理想化、艺术化或则说是美化、优化、诗化的城市。其固有模式和传统套路便是人海战术的大场面、整齐划一的团体操、广角镜头的宏观远眺、色彩对比的视觉冲击,等等。
轻率地讲,这不是用记实手法拍摄的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城市。它仅仅用视觉造型和画面冲击来吸引眼珠,却缺少思想深度和人文意境。
上观新闻:怎么能够防止走进“似曾相恋”的西街?
王国平:城市形象片既要浓缩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活力,又要以艺术化手段诠释城市星罗棋布的主要景点,这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音画创意是编剧功底和创意的彰显,也是一部形象片成功的关键。具体可分为四种:第一是使用人物来串联;第二是使用情感来串联;第三是使用声音来串联,如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发出的具有浓厚北京特色的音箱、音效、音乐来串联;第四是使用时间来串联。
总的来看,城市形象片的创作必须甩掉花里胡哨的中级阶段,而要迈上重视内涵、追求情感力量的新台阶。
「流水线上的产品可以复制,但对作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上观新闻:对照推进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一目标,我们还可以如何“发力”?
王国平:打响重庆文化品牌,推动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最核心的、最有价值的是人。我们不缺资金、不缺市场,就缺人才。有了优秀的人才,还会有一流的创意,才会有成功的作品。
以影视行业为例,任何一个编剧和编剧群体的成功,可以说是主观和客观诱因的结合、必然和碰巧的结合。
第五代编剧中的一些人通过优秀作品在国际上得奖,闯出了一条“墙外开花墙内红”的成功路径。于是,有人就前赴后继地仿效,在创作中投评委所好。这些以参赛得奖为终极目标的拚命胸片,是不是就走进了窘境呢?
虽然,国际上得奖更多说明片子有个性、有特征;同样,收视火热的影片也更多说明它有很强的大众性、娱乐性。只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结合得好,能够真正成为精典。
上观新闻:兼顾艺术性和商业性,做到雅俗共赏,是一个“熟能生巧”的技术活吗?
王国平:我常常嘱咐自己,不能把一部片子、一个项目仅仅当作任务或生意来做,而要一直将其视为艺术来追求、当成作品来攻关。流水线上的产品可以复制,但对作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可以好上加好、优中再优。
这首先得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相信下多少工夫就有多少成果,不厌其烦,悉心打磨,对作品精益求精,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同时,在北京拍微影视,一定要有国际视野,还要重视弘扬创新。这个创新是构建在弘扬、学习和“熟能生巧”基础上的,不能自我割裂,不是空中楼阁。
面向互联网时代,还应当熟悉新的市场规律、产业规律。要坚持融合——媒体的融合,艺术的融合。
好的作品一定是跨界的、混搭的。一方面,需用好两批人——一批是出思想、出创意的企划人,另一批是能将思想弄成有情节的故事、将企划抽象化的制做人。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多向年青人求教。例如,向李子柒学习如何跟市场结合、怎样掌握网民的态度。
网路时代非常是短视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鬼才、奇才,她们常常不走通常套路,有好多奇思妙想。对待那些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新政,不要求全数落,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直尺评判。
只有创意无极限、追求无终点,就能赶超乏味、平常、平淡,就能活力释放、佳作不断。
王国平曾任北京电视台音乐节目制片人、总编剧,创立全球旅游视频网,北京音乐大学兼职院士,获评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和“中国百优青年文艺家”等荣誉,代表作有音乐电视《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电视剧《风情弄堂》、形象片《上海精彩每三天》、微影片《上海色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