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直拨20年,刘希彬正瞄着同学屋内的座钟,双眼放光。
“老哥呀,我是真喜欢这玩意儿,你看能不能让给我,我一定好好保存。”类似的对话从1999年持续到2002年,跨越4年的软磨硬泡让刘希彬“抱得美人归”。“这座钟真是来之不易,如今即使收藏了那么多藏品,但仍对这段经历记忆犹新,前几天还掏出来保养呢。”如今刘希彬已收藏近5万件藏品,通过快手展示老物件的奇特魅力。(快手ID:389420185)
随着短视频的全面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分享出身边的老物件,老物件也不再是博物馆的专属,人人都能当上“博物馆院长”,随手分享旧岁月的魅力。春节前夕,称赞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同时,快手上的老物件们在短视频的“橱窗”内,述说着新中国70年日新月异的兴衰。追随快手的镜头一起体会这些“曾经”老快手号上不了热门?,这种老物件唤起了你的什么追忆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初的温暖
建国早期,村民住房普遍偏小,农村多为土坯房、茅草房,两张双人床架拼一起,再卷着铺盖卷儿就是一个家,看似简单冰凉的陈设下,却有着温暖人心的老物件。
哪个年代中,有一种父爱叫缝纫机,衣服带来的温暖背后,是父亲毫无保留的爱,还记得小时候的哒哒声么?在刘希彬的视频中,缝纫机的声响一直脆,常常向老铁们展示自己的缝纫技术。“这个得勤保养,上油清除之类的,要不容易锈掉。”被他保存完好的缝纫机,也唤起了众人追忆。“记得只要这个声音一响老快手号上不了热门?,我就有新裤子穿啦。”“小时候淘气,母亲没少给我补裤子。”评论区顿时弄成小型追忆现场。
第二种温暖,就是那时的煤油灯,因为电灯未普及,当时煤油灯而且必备品,没有彩色漆面的屋内,轻柔的煤油灯光成为深色映衬。有网友在视频下方评论道:“小时候爱疯跑,但只要能看见远处屋内的煤油灯亮着,跑多远都安心。”
五六十年代中,“红色产品”也是重要的记忆符号,毛主席挂像、语录流行于南街小巷,带着肖像的茶碗、茶碗、搪瓷缸、脸盆……是不是如今能够在父母屋内见到它们的身影?别总认为是舍不得扔的老观念,那而且骨子里勤俭节省的优良品质。
上世纪70年代:“三转一响”动静大
这个年代的人订婚,灯具从“36条腿”升级到“72条腿”,衣柜要凭灯具票才可以买到。其实,还有大名鼎鼎的“三转一响”,亦称四大件,是七十年代各个家庭梦寐以求的家庭物品,但因为条件限制,在当时极少有人能达到这些水平。
“三转一响”具体指腕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那个家庭有了这“三转一响”就认为是过上了“小康”生活。同时也是部份男性择偶的标准之一,反映出哪个时代中国的经济状况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当时广州牌腕表最出名,谁要是有块广州牌腕表,那真是走路都带风,小日子过的准错不了。”刘希彬向我们介绍道。在他的收藏和悉心保养下,“三转一响”仍有动静,甚至能正常使用,在短视频的记录下,“三转一响”仍声声入心。
上世纪80年代:潮流入魂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公路上,单车比车辆多。广州早高峰的时侯,长安街要腾出一条车道来让单车通过,当时外国人管中国叫“自行车王国”。“上海产的凤凰牌、永久牌单车,上海产的飞鸽牌、红旗牌单车,山东的大金鹿牌单车,这都是当时的名牌,骑上车可拉风了。”
刘希彬讲道。
与此同时,80年代也是个艳丽的年代,随着时尚观念的深入,人们开始追求艳丽的颜色搭配,但是那时侯的青年基本就会跳霹雳舞,短裤、的确良背心、亮衬衫成为潮流标配。要是肩上再扛个录音机、配上动感的磁带,一定是街上最靓的仔。录音机这些时代符号,刘希彬自然必不可少,但他做的不止是保存:“老物件不能光有个壳子,我还会定期修理,曾经找师父,后来藏品多了耗费太大,我就自学。”正由于坚持,如今他80%的藏品都能使用。
80年代的潮流追忆仍回荡在人们心头,快手上许多用户便用诠释的形式溯源岁月(快手ID:974369517)。穿上极具时代感的服装,找好相应的背景与物品元素映衬,在滤镜加持下,把人1秒拽回上世纪80年代。唤起了一波人的追忆:“简直是当初的我啊,也太形象了,比影片还原的都真。”
常有人说,那是回不去的80年代,虽然,这些精典和追忆始终未离开。
上世纪90年代:通信拉近距离
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主要通信工具是书信和电报,周期较长。90年代前后,BB机、大汉显、大哥大闯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搞清,刘希彬又当起了讲解员:“早期的BB机是数字机,没有英文显示,只能接收数字,虽然收到后不会有太多有效信息,后来逐步进化成了英文机,就是所谓的大汉显,屏幕也变大了,且能显示简略的留言。”
不仅刘希彬,快手上还有好多热爱收藏上世纪90年代通信器材的老铁(快手ID:18226134)。
要晓得,在上世纪90年代买一部“大哥大”,须要上亿元,在哪个年代,一亿元而且天价,“开着桑塔纳、打着‘大哥大’”是当初“成功人士”的标配。因为年代较近,快手上还有许多用户存留着当初的“奢侈品”,去快手瞧瞧有没有你的同款?
新时代人人都是“博物馆院长”
每一段流逝的时光,都化作一个个老物件,堆砌起繁杂的历史记忆,见证新中国戮力前行的壮观发展史。
老相片曾是一代人的追忆源泉,伴随短视频的盛行,老物件又被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刘希彬感叹道:“许多老物件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很可能会坏掉,但动态的影像记录却是一种旧式的弘扬和保存,我如今有时间就发快手。”每发一个作品,刘希彬就将一件藏品在短视频橱窗中永久保存。
“博物馆院长”这一往年让普通人遥不可及的身分,在快手的镜头下增加了门槛。在快手的普惠机制下,老物件这类“馆藏”不会被流量名星和红人掩藏,每位人都能是老物件的“讲解员”,分享人与物之间的专属故事。老物件也得以冲破历史封尘,再度充溢光芒。
物质短缺的年代已成过去,而今的新中国正真深切切地实现着“物质极大丰富”,这种丰富背后,蕴涵着一代代中国人坚苦卓著的拼搏;而那些老物件背后,则蕴涵着新中国一个个戮力前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