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多位粉丝买家处了解到
最低只需5元
即可获取5000名中级粉丝
耗费10元
才能得到400名活跃粉丝
买家向记者解释说,粉丝是分等级的,中级刷量提供的大多是“水军大号”,不会互动,基本上一眼能够认下来是刷的,相较之下,真人注册的活跃粉更真实,所以就更贵。以5元的价钱为例,可提供5000名“初级凑数粉”、1000名“促销真人粉”、500名“精品真人粉”三类选择。10元可选购400个自带关注的活跃粉;15元可选购100个指定省份的地区活跃粉;15元可选购100个带星标的达人粉。
有店家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机器人粉丝,虽然就是一串巧妙的代码,可以进行重复操作,这种机器人粉丝可以手动关注、点赞、评论其他人,但实际上并不能挺好地理解别人的内容,但这样的粉丝更实惠,具体价钱要看订购的数目,通常几百元就可以买到上万名这类粉丝。
粉丝量交易潜藏个人信息窃取风险
甚至存在盗窃圈套
一个在QQ群里售卖粉丝的人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打着马赛克的粉丝清单,虽然详尽内容看不到,但还是可以让人了解到活跃粉丝们的全部信息她们都早已把握了,上面除了有粉丝帐号、电话号码,有的甚至连身分证号码都有。这人说:“账号都是从他人手里直接买的,保真。”
这种“保真”账号不由得让记者心惊:大量的个人信息就这样被曝露,但是不晓得这种信息即将被用到哪些地方,个人信息安全何在?
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
还可能被“假粉丝”忽悠
坠入假劣产品消费圈套
上海消费者秦枫告诉记者:“我看见一个主播带货的现场很热闹,粉丝量挺高,就在他那里买了一副眼镜,结果寄来的商品粗制滥造,和粉丝们现场的评论根本不一样。后来才晓得有假粉丝一说,看来我是上了假粉丝的当了。”
买卖粉丝本身也存在着盗窃圈套。杨男士成立了一家公司,经营日用具,前不久快手买粉丝是真的吗,她想扩充自己的销售渠道,便想到了网红直播带货。杨男士找到了主播姜某。姜某说只要粉丝量起来了,带货利润才会很可观,但是空间还很大。于是,杨男士花580亿元通过姜某订购了1100万粉丝量。几个月后,杨男士发觉粉丝并没有下降,这时才意识到受骗了,只得报案。截止姜某被抓捕前几天,他还将300多亿元取出存到了自己亲人的帐户上。目前姜某早已被依法民事拘押。
丹尼文化发展公司总监王茜对记者表示,在网上参与买卖粉丝的双方多少有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意思,这儿面最无辜的被害者是消费者。“流量作假势必会引起‘劣币驱逐良币’,让消费者无从选择。粉丝数据作假幻化下来的各类‘影响力’,从小处说,是企图吸引消费者、增加著名度,往大里说,就是想左右资本市场市值,但这种虚假繁荣不过是一件饱含各类误导的‘皇帝新装’。”
多起数据作假行为被重罚
综合整治需多方联手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庭对“腾讯诉上海微时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挂机刷量案”作出二审裁定,认定被告为陌陌公众号等刷阅读量、粉丝数的行为属于“帮助别人虚假宣传”,应赔付腾讯公司2000亿元。这份裁定除了赔付数额创造了纪录,也宣告了流量作假的违规性。
杭州杭州市场监管局曾查获了一起组织流量刷单平台大案,陈某制做流量刷单软件,为直播平台虚报围观人数、评论数等提供服务,最终被罚金50亿元。
星援APP借助粉丝给自己喜欢的名星刷流量的需求,在半年内吸金800多亿元。目前,星援APP制做人蔡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广州民警民事拘押。
……
使用虚假粉丝本身就是一种违规行为。广州知识产权法庭的庭长表示,流量作假问题也会违犯法律,虚构视频点击量的行为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所规制的“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山西学院光华法大学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所长高艳东表示快手买粉丝是真的吗,考虑到刷流量是产业发展的伴生物,单靠法律无法治疗,因而还要对刷流量行为进行综合整治。
一方面,平台应加强技术防范体系,以技术手段预防虚假交易、虚假点击等行为。国家应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对平台数据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审核,避免注水数据殃及数字经济。
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假如把参与数据作假的“刷手”列入失信黑名单,让其在网路空间寸步难行;把唆使刷流量的平台纳入不诚信企业名单,加强数据作假者的违规成本,产生“一次作假、长期受限”的机制,这么就有助于从源头遏止刷流量顽疾。
中国互联网商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觉得,流量作假行为的整治应当是一个多主体、多元化、综合规制的过程,应明晰各个主体的权责,鼓励各方积极承当相关责任,例如立法部门应尽早弥补这方面的法律空白,执法部门也应该创新监管方法,可采取筹建“黑名单”、违规主体爆光等形式,为行业发展划定红线,加强处罚力度。
↘
阅读
推荐
中国消费者报新媒体编辑部出品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记者/李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