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人大约都晓得我有一个【3年研读200本精典营销书籍】的计划,目标是为了构建清晰系统的营销框架。
至今已到534天,但认为看书构建上去的系统框架依然是逗留在书面上,到工作中实际碰到问题的时侯,并不能用来就用。
觉得看书可能难以完善对目前市场的了解情况,所以近日做了一个目标调整:研究如今的市场动态,建立清晰系统的营销框架:
目前初略构思是如下6个类别,在6个月内完成。
今天是第一篇作业:
研究抖音、快手、微博、b站这4个内容社区的内容生态和商业逻辑
发车:
01
快手&抖音
因为二者是直接竞品,我就置于一起对比来说了。
抖音日活3亿,月活5亿(来自抖音官方最新公布),2018年产值200+亿元。
快手日活2亿,月活4亿(来自快手官方最新公布),2018年产值200+亿元。
1,人群画像
可能很多人单凭感性的认知,认为抖音和快手是两波完全不同的用户,但数据说明,抖音和快手的用户画像很相像。
两者早已没有很大区别了,不像先前这么泾渭分明,快手就是low,抖音就是潮。
当一个产品体量足够大的时侯,他之前的特色会越来越低,因为原始的冷门是迈向不了大众市场的,就像上海的辣酱和上海的烤肉。因为口感显得“不纯正”了,所以才迈向大众。
2、内容风格
快手的更雪雕,原生态,不用为了奢华而刻意雕凿。抖音的内容更戏精。
快手趋于于乡土、生活百态,抖音内容则偏向于潮流娱乐、新闻热点。
3,平台生态和粉丝关系
快手更关注「人」;抖音更关注「内容」。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抖音的人不行,快手的内容不行,而是这两个平台优缺不太一样。
产品的功能设计代表了两款产品的价值观区别:
快手的界面设计和APP功能很简易,学习成本很低,使用流程简单:打开APP还能看视频,点击右上角能够发视频。
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可以流畅的看视频和发视频,就可以满足她们的需求了。
快手是一个有情结的产品,坚持普惠,让每一个人都被看到,就算内容没这么优质。快手更像是一个有牵挂的社区,所以老铁文化、家人文化在这样的底泥中产生。
(快手的评论区非常友好,没有杠精和骂战)
而抖音就是一款很有野望,战略洞察的强营运产品。抖音为了解决高效的UGC内容生态,算法加推背部流量,所以很容易构建背部网红。
所以打开抖音听到各类精美的小姐姐,相当于为你定义了美的标准,但这样就增加了普通用户的创作欲望。
原来一个15秒的视频我想怎样拍就如何拍,现在见到一个炫目的模板,却发觉自己拍的不如他人精致,搞得拍一个15秒的短视频要花掉好几个小时。更不会有欲望去记录自己的生活。
4,而且抖音和快手都不只是单一的产品,有自己的内容矩阵。抖音有菠萝长视频,火山对标快手做下沉,皮皮虾做热门内容集合。
快手也有快看点做热门内容集合,阅读赚金币的资讯内容对标趣头条和今日头条,快手急速版做精美内容合辑。来验证内容模式。
5,商业化
快手的收入是直播>广告>电商。
快手在2018年收入超过200亿,绝大部分来自直播业务,商业化是很克制的状态。
但在今年7月中旬,快手宣布将加速商业化,称2019年商业化的产值目标是150亿。
广告包括信息流广告、作品推广(原粉丝头条)、话题标签页等产品。
电商层面,上线了快手小店,内测“快直播”平台,同时接入有赞、淘宝、天猫、无敌掌柜等第三方平台,京东与拼多多也宣布接入快手小店。
抖音的最大收入是广告>电商>直播,广告占绝对大头。
对比来看,同样是200多亿的收入当中,抖音几乎都由营销贡献。其中,包括信息流、开屏等广告方式在内的硬广抢占大头,而与内容做结合的挑战赛、星图等广告产品也具备很强的折价能力。
为丰富购物车玩法,抖音平台还推出官方话题、达人超级话题订制、抖音直播、抖音万物节等购物车玩法。
抖音在达人主页内,正式上线了自有店铺入口,用户可步入达人的个人店面进行购物。
03
新浪微博
2018年,微博有大概4.62亿MAU(月活用户)、2亿DAU(日活用户),营业收入却只有17.2亿美元(约110亿人民币),营业收入环比下降49%。
1、平台生态和粉丝关系
目前你们对微博的认知就是娱乐粉丝的大本营,重大突发事件的发布地,就是以热点新闻(尤其是八卦新闻)为核心的媒体App。
虽说是社交媒体,但基本没人在前面交同学了吧。
在用户的日常生活中,微博的影响力早已完全未能与陌陌、今日头条、抖音、快手之类相比了。
有人说,新浪微博是一个披着“社交媒体”“信息流媒体”外衣的门户网站,只是比当初的门户网站更直接:绕过了传统媒体,让当事人和自媒体直接爆料。
2、微博热搜
微博的核心功能就是其热搜,由于聚合了大量热点内容,热搜天然成为了微博最强悍的流量入口。当然也是微博商业变现的重要途径。
热搜在信息流产品中,一直是成熟社交内容平台的标配。抖音和知乎也都设置了各类热搜榜。
这是研究的微博前50条热搜榜单:24条社会、时政新闻。娱乐18条。搞笑6条。广告2条。
但是微博热搜仍然广受非议,热门的话题也都不太须要动头脑,只传递情绪,人们常常在两三天之内就迅速遗忘。
各种营销号的刷榜,让好多虚假信息参杂在热榜上,对舆论引导有极大欺骗。
但这些强势爆光的中心化机制也确实让一些寻常人的风波被报导被看见了。
比如之前被带走的北京失联女婴,一方面媒体前后出现了各类为了博眼珠的意淫推测,虚假新闻。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强关注,才让这个案件被探寻究竟。
无限趋近于零门槛的参与形式,以及“以参与量为导向”的入选机制,让微博更容易真实地集中彰显人们所关心的公众议程,也更容易对风波本身起到监督和推进作用。
所以这是微博的不可替代性。
微博的核心竞争力,正是从急速传播这个切入点,形成了名人、明星、热点这条线,在从这条线产生了 多元内容、多元用户的面,从而建立了一个 “媒体生态”。
只是要在 “被看到”,和“成为无边界的舆论发散地”,这三者间找寻一个平衡点。
05
b站
1、平台生态和粉丝关系
b站的热门内容和混剪,都是热门游戏和动画。而且重视高互动性,会有新玩法、新功能。
比如7月份上线一个选择剧情的功能,用户可以选择剧情的迈向。
根据不同的选择,触发不同的人物、剧情、结局,让用户参与剧情迈向的设定,体验参与剧情互动的乐趣。
b站比起抖音,快手,更封闭、更垂直,用户黏性也更强,会有好多二次元的线下活动。
2、商业化
2019年第一季度,b站财报披露日活3000万,月活1.01亿。2018财年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总产值达41.3亿元,亏损超5亿元。营收主要来自于联通游戏、直播和增值服务、广告、其他收入四大蓝筹股。
up主是B站优质内容的输出者,也是B站营运中重要的一环,帮她们变现就能留住高粉up主。
B站曾联系一些up主开通站内小店,不跳转外链,用户能够直接在B站上购物。但站内店面的销量普遍不高,还要降低营运成本。
原因可能是因为打破了内容的纯粹性。
B站通过与天猫合作,将听众引流到网店官方为up主推出的达人店。
同时弱化购物标志,用户全屏播放时不会出现,当用户点击屏幕时,才出现购物标志,这样做可以降低用户对商业化内容的厌恶。
知乎也有同样的问题。
2017年开始商业化,2018年上半年知乎的广告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40%,但遭到了好多用户吐槽。
知乎完全可以将一些高赞答案付费可见,与作者收入分成;或者降低广告植入的比列,但知乎并没有选择这条粗鲁降低净利的路。知乎还在找寻一条体面的变现形式。
如何在不破坏社区气氛的情况下实现商业变现,我想这是内容社区都要思索的问题。
所以上期继续拆解内容社区的生态逻辑。
文末flag:下周会继续研究内容平台,每周一早上10点前完成文章推送。我要是完不成,北京地区,请你喝水。
ps:欢迎加入我的研究计划,跟我一起每日打卡研究案例,一起构建研究资料库。(加陌陌Effy42119)
pps:更欢迎线下讨论。目前我跟几个同学构建了一个类似青年空间的线下自习室,周末喜欢去咖啡馆、图书馆看书,加班,写东西的朋友可以来这儿尝试一下。
也可以一起看《西南联大》纪录片,看影片,喝酒吹牛。
有人煮饭给你吃,有大厂经理级以上的高手,解答你的业务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