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总监」设为星标
每天早 07 : 45 按时送达
2019年年底,微信视频号灰度上线,一时之间造成你们狂欢。半年过去,视频号迟迟没有面向全民开放,张小龙朋友圈论调“视频号早已破2亿”又将你们的焦点聚焦到视频号本身——要知道,抖音是2016年9月上市,一直到2018年11月,两年多的时间日活才破2亿。
万众焦点之下,视频号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
题图来自正版图库 图虫创意,基于VRF合同
全文共4535 字,阅读须要 9分钟
—————— BEGIN ——————
“2亿,只是一个开始,mark一下,因为再不mark就三亿四亿了……”
6月22日张小龙发了一条朋友圈,展示视频号全面开放后,用户的增长速度不容小觑,也引起了诸多业内的热议与讨论。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视频号的势头确实表现不俗,抖音快手是时侯思索下如何应对了。
笔者的观点是:微信视频号可能帮助腾讯在用户时长角逐会战上扳回一局。
01
在过去两年,相关的互联网报告数据都在显示短视频正在抢劫移动社交的时长;从目前来看,视频化补足了陌陌在视频化内容缺位上的最后一块版图。
自此,微信几乎早已覆盖了互联网产品几乎所有的主流领域:从支付到游戏,从图文到短视频,从电商购物、打车、理财、医疗、生活服务、短内容社区等等。
也就是说,如果手机上只能保留一个软件,那必然是陌陌。
微信差不多能满足用户70%~80%的常规线上需求了。
而可能让抖音快手恐慌的是:视频号它作为与朋友圈并列的高频入口,它在占领全民化用户时间上拥有极大的优势,对用户习惯的培养也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人们习惯于刷完同学圈再刷视频号,或者刷完视频号分享到朋友圈。
视频号未来的流量,很可能就是约等于朋友圈的流量。
用户刷视频号的时间不是从朋友圈这个入口抢来的,而是新增的一部分——正这么前张小龙谈及,每个人在朋友圈花的时长基本固定在30分钟左右,当朋友圈的半小时刷完以后,用户都会去找别的闲暇,短视频是其中最多的选择。
视频号很可能改变用户在碎片化时间分配上的惯性。
过去用户刷完朋友圈以后,再步入抖音快手这种短视频APP,现在陌陌将视频号提及与同学圈并列的入口高度,其战略用意虽然是最大化的沉淀用户时长,让用户刷完朋友圈,再刷一波视频号。
因此,如果视频号的内容足够优质,并且在热点的及时性与趣味性上才能做到足够出众,人们都会削除以刷抖音快手的时长。
这抢劫的将是整体市场短视频APP的时长。
02
过去张小龙说的是:希望用户用完即走。
但如今面临的市场环境与过去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今的诉求可能更多是:让用户尽量不要走,多逗留。
这也是为什么抖音快手应当要恐惧的地方。
微信生态的后嘉园属性,决定了视频号对内容创作者的吸引力。
其实我们会发觉:从过去陌陌中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引入来看,它们都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呈现快速的爆发式下降之势;而是随着时光时间的累积,如细水长流,逐步浸润,潜移默化的影响用户习惯,最终产生生态海洋。
视频号正如先前的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最开始是一部分人在尝试着做,到最后它引起了大规模的C端社交需求涌向与B端的商业化溶入。
视频号也具备同样的潜质,对抖音快手的恐吓也在于此。
做图文自媒体的都晓得,图文自媒体平台好多:微博、企鹅号、头条号、搜狐号、大鱼号、百家号等,但是微信公众号才是后嘉园。
所有自媒体的常规做法都是:在其他自媒体平台留下公众号,将粉丝从其他自媒体平台导出微信公众号这个后嘉园,而不是反过来。
因为陌陌作为国外最大、最稳固的社交平台,无论是社交价值、私域流量价值都比其他平台大,粉丝打开习惯相对更稳固,这决定了它的商业价值也稳定。
视频号也是同样的道理。
03
张小龙选择这个时间点开始加码做视频号也颇为耐人寻味。
因为短视频格局已然大致稳定了,用户刷短视频的习惯也培植的差不多了,抢夺市场面包的难度也变大了。
但是,短视频市场格局稳定了,不稳定的是内容创作者的人心。
尤其是陌陌出手的时侯。
这与公众号是同样的道理,做图文自媒体的都有公众号这个后嘉园,那么做短视频的未来亦如是。
做抖音快手的内容创作者群体早已十分庞大,但是好多都赚不到钱,尤其是不少业内人士提到在抖音几百万粉丝赚不到钱的也不少。
几百万粉丝的抖音号VS几百万粉丝的视频号,哪个商业价值更大,变现能力更强?
虽然各有各的说法,但是前者的潜力绝对不容小觑。
因此,短视频时长格局稳定,但是视频号却有着抢劫内容创作者的潜力。
现在抖音快手的大规模的短视频创业者赚不到钱,但视频号的潜力彰显在多个方面:
其一,放在朋友圈入口下,意味着陌陌分配给视频号的权重与流量都很大;它给与市场上大量的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一个全新的商业变现渠道与想像空间,能快速聚拢抢劫内容创作者尤其是脸部、优质内容创作者。
它相对减短了变现路径。
在抖音快手上,众多短视频创作者都有考虑过怎样将粉丝导出陌陌私域流量池,但它的难度在于两点:一方面是平台不准许,其次是切换APP沟通、买单的成交路径太长。
而视频号相当于一步到位,将公众号与小程序打通,视频号下方的公众号链接可以直接付费埋单。
缩短变现路径的用处是:可以有效的降低转化率。
从带货这个方向来看,目前视频号的带货更多是通过视频联接公众号,引导去电商小程序或则社群变现,但未来若要联接橱窗与直播也并非不可能,这是电商带货的一轮新红利。
其二,相对其他平台,基于陌陌的庞大用户规模与封闭生态的玩法,视频号虽然融合了社交推荐+算法个性化推荐两种推荐机制,它会分流其他短视频的时长,也能创造更好的社交传播裂变效应。
目前视频号的关注、好友点赞、热门与附近四个推荐方法分别对应的是兴趣、社交分发、算法和地理位置推荐。
算法推荐下,热门蓝筹股的内容方向可能会与抖音越来越接近。
从笔者的体验的来看,不少抖音出现过的热门视频在视频号的热门版块也开始出现,因为抖音这些基于算法推荐的媒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大量媒体机构都已进驻。
而有公众号在先,媒体机构与内容创作者始终走在陌陌新工具体验的最前线,跟进速率常常要更快。
我的判定是:对应到公众号的发展趋势,未来随着大量媒体类机构与腹部内容创作者步入视频号,视频号短视频的热点内容与抖音的重合率会变高,而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基本上也是陌陌+抖音+快手的多平台分发形式。
假以时日,抖音有的热门内容,视频号基本上也会有;视频号热门蓝筹股很可能分流其他短视频的时长——如果用户发觉刷视频号的内容,与其他短视频的内容雷同率很高,必然会影响到用户在其他平台的时长。
而因为有陌陌视频号这个高频入口的存在,也加强了优质短视频内容的时效性对平台的价值与意义,短视频平台可能会给与更多的流量扶植给到首发与独家的短视频创作者。
也就是说:微信的入局,也让平台对优质内容的竞争激化,优质短视频内容创作者迎来了新一轮的流量红利。
此外,社交分发作为一种天然的社交流量分享,它比快手抖音更才能驱动社交裂变传播效应。
这意味着:它的粉丝稳定性与私域流量价值上就会更高。
如无意外,现有的主流短视频创作者基本上就会多开一个视频号,将内容同步到视频号,将猪肉放进多个篮子。
因为算法机制很难沉淀铁杆读者,而社交分发机制可以。
其三:相对于其他短视频平台大量优质内容与原创内容存在被搬运、盗用,维权无门的现况,微信的原创机制相对要做得更好。
这也是短视频原创优质内容创作者的新一轮红利,也将推动其他短视频平台颁布相应原创版权保护机制,驱动短视频的版权与内容归属愈发的清晰与规范。
从现有的观点来看,视频号的内容质量并不尽如意。
但内容质量本身就是由优质内容创作者的群体规模决定的,当内容创作者群体规模足够庞大以后,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算法的喂养与推荐机制的优化,微信视频号的内容质量优化迭代是可以预见的。
视频号是外置于陌陌与朋友圈并列的高频入口,它的下降态势是可以预见的:所有陌陌用户都是短视频的潜在用户。
用户转化成本与效率更高、用户黏性更好;基于陌陌生态才能给与内容创作者更多的安全感,而社交分发+算法+LBS分发在陌陌生态内还有许多可能。
因此,微信在这个时侯做视频号,目的似乎就在于快速笼络内容创作者。
流量在哪里、用户在那里,内容创作者都会去哪里。
04
无论是对于腹部短视频的安全感与防御性布局需求,还是头部与尾部帐号基于弯道会车的心理,视频号的布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新榜检测的5月11日-5月22日期间的视频号点赞数据,视频点赞数超过一万的有3个帐号,分别是“人民网”“薇娅viya”和“李子柒”,头部媒体与短视频背部大V早已开始入场。
从趋势看,内容创作者会考虑将其他内容平台渐渐完善的影响力、流量与粉丝带到陌陌,很多短视频创作者、vlog玩家会考虑将视频号作为自己的后嘉园,其他短视频面临一轮分流是可以预见的。
——因为用户的时长是恒定的,如果视频号能多占用用户更多的时长,则意味着分配到抖音快手上的时长就少了。
封闭社交体系的用户同化:不要忽视用户习惯的力量。
不过陌陌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用户维持社交通信与短视频沉浸式消费的时间平衡——用户若果在短视频消费上耗费过多时间,是否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社交沟通?
此外,如何在体验层面确保不对用户导致轻度打搅与去瘾设计,是陌陌须要考虑的。
在笔者看来,取消视频号的小红点提醒设计似乎更人性化。
因为小红点设计本身存在主动的引导与暗示,取消小红点一方面不会在视觉上引起干扰与暗示,也相当于将刷视频的主动权交给了用户。
虽然依旧有许多观点觉得视频号与抖音快手是不同的产品形态,彼此之间不构成竞争;但事实上,人们须要晓得的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微信作为最大的社交流量入口,它似乎仍然有着改变用户习惯的能力。
用户生于斯长于斯,虽然不少人对陌陌某一产品功能刚开始看不顺眼;但久而久之便习惯了,甚至离不开了。
比如过去的朋友圈与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如今的视频号。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它有一个颇为明显的特征是制造流行与引起随大流与从众效应,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体验该功能的时侯,基于社交需求,你常常不得不去使用(被牵引与同化的力量),之后你才会离不开它。
这显然是封闭生态的一种体制化过程。
在《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影片上面,瑞德说:“这些高墙还真是有点意思。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对它就习惯了。等相当的时间过去后,你就会依赖它。”
“体制”可理解为被围城内部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逐渐同化的过程,包括对规则、习惯、意识和气氛的环境的依赖。
而这些同化必须要在封闭体系内就能起效——因为封闭体系容易形成对内部生态的依赖,造成群体内部彼此模仿、跟风,互相磨合的趋同性力量。
微信的封闭生态本质犹如打造了一座无形高墙,用户在封闭的高墙内的社交、分享、电商、支付、内容消费等都有一种被集体同化、牵引、引导的无形力量。
——这也是一种体制化的过程。
笔者过去的一个观点置于这儿仍旧适用:过去陌陌指出的用完即走,但从目前来看,用户用完就走早已不符合当前的用户时长角逐的竞争大势,内容的繁荣能够进一步带动陌陌这个航母的人气如潮。
用户用完还没满足需求,走到其他平台去消费内容对陌陌不是好事;如何让用户仍然留下来见到更大的世界,刷到停不下来,或许才更符合当前腾讯的大战略与大方向。
—————— / END / ——————
每个「在看」,都是一次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