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收集资源网

拼多多刷助力平台免费网站,我潜入了拼多多互砍群,发现这才是一个人间乌托邦

网络整理 2022-04-25 03:00

我的祖母生于 1946 年,她一生只有两个爱好:保持健康和存钱。

所以,我们的聊天记录里总是充斥着奶奶发给我的诈骗链接,以及我无私的打假过程。

然而,就在双十一前夕,奶奶突然传来一个神秘的身影:

我立刻警惕起来:这个简单粗暴的UI,这个低价大牌,一定是骗局!

说服奶奶删了这条微信后,我也把这张表格发给了我的朋友,准备一笑置之,没想到收到了这样的回复:

我被奶奶和这个时代扔在了地上。

虽然表格上的商品价格很诱人,但我还是没有马上下单。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不可能有便宜货白白送上门,尤其是在这个价格极其透明的时代。

于是,我决定在网上搜索拼多多查明事情的真相,但查了也没关系,结果并不是想象中的“秘密”和“黑幕”。除了官网和股价,出现最多的就是一个条目:

“拼多多议价团”。

于是,我随便找了一个还没过期的群加进去,感觉就像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因为群的观感真的很惊艳。

这个群的群名是“拼多多互助”,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朴实真实的:

而且在入群之前,我还天真地以为群里大部分是退休的中老年人,但实际上群里的成员包括了叫“君子兰”的离退休老干部和昵称中带有“️”的90后. ,天南海北,鱼龙混杂。

最后,如果不了解行情,会觉得群里发的内容很混乱,全是乱码,但是如果了解拼多多上讨价还价的逻辑,就可以知道大家的最终目的是搞定群会员点击您的链接。,然后被砍。

为了这个目标,所有人都用尽了全身的力量。

第一种样式是将链接包装起来,这样每次看到群消息时,都会条件反射地点击:

有人将链接伪装成微信红包:

有人伪造链接假装你是@,所以你防不胜防:

还有一个文学学校。首先,我会给你提供一篇有趣的短文,然后我会给你看链接。堪称拼多多复兴。

比如有人在链接前留下了一篇短篇校园纯爱小说:

有人加了悬疑元素,貌似张震讲鬼故事,其实也是为了暴露链接:

但是,虽然发送链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别人不点你的链接也没有用。

所以,拼多多群里普遍流传着一些规则和俚语。您必须了解这些才能使收益最大化。

首先,如果直接发自己的链接,一般会丢到海里,因为这个群里没有钱,没有汇率,也没有人际关系。“刀”——讨价还价拼多多砍价群二维码,即最原始、最简单的等价交换。

为别人讨价还价的时候,最好互相@对方,说“相互”,意思是让他互相尊重,互相讨价还价。

你帮我,我帮你。这种时候,对方一般会信守承诺,“退缩”,给你砍刀。

另外,还有一种被大家鄙视的行为叫做“骗刀”,就是别人帮你讨价还价,你却不帮你“砍价”。

但是因为所有讨价还价或帮助他的人的名字都会出现在他的名单中:

如果你欺骗了刀,欺骗了别人的感情,你将受到严厉的追究。你最好快点解释清楚,否则会被踢,甚至整个群都会被愤怒的群友爆破:

△ 这个群后来被举报,群名被恶意修改

其次,在拼多多群里,获取对方的身份非常重要。不靠谱的slash群不能随便加,因为不好就会有黄牛党和羊毛党。如果你没有看到对方的身份并与他们取得联系,那么你很有可能成为拼多多的目标。

讨价还价群里,有人会特地表示自己是宝妈,所以自信度很高,很多人会@她,要求和她切磋。

但如果你不是母亲,那么你的社会身份就会立即消失,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概念将被彻底摧毁。

这里就像一个互助的乌托邦,没有闲聊,没有问候,只有用最短的语言最有效率的社交行为:“互助?”

无论你是新媒体还是大学教授,只要进入这个群体,就只能向宝妈低头。就算美国总统来了,对群友也只有一个影响:

切刀。

虽然拼多多互砍群在网络上火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对这种行为不屑一顾。

因为有人想撤回拼多多的100元红包,却玩不了互黑群,只好把链接发给一个个亲友,甚至查出小学同学和前女友十年没有联系的人。

△ 连外国朋友也抵挡不住提现的诱惑

被打扰的人非常苦恼。有这样一个笑话:“我说我没下载拼多多,他们更激动,告诉我新用户砍了很多。”

因为在拼多多的砍价机制中,老剑客往往一砍只能砍几毛钱,但如果你是“初砍”,也就是没有砍价的新用户,一砍就能砍很多钱. 绝对没有被拒绝的机会。

拼多多砍价群二维码_拼多多互砍价微信群_拼多多微信群二维码

所以,如果只找普通用户,不和新用户讨价还价,最终会得到一分一分。而一些深谙规矩的人,会找到“第一刀”用户,一刀帮几块,轻松拿红包:

心急的人,或者不懂规矩的人,只能看最后快要达到的退出标准了。

所以一些愤怒的人甚至得出结论:“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低头生活?看看他有没有拼多多的链接给你。”

在他们看来,为了省点钱,发一个拼多多链接似乎是一种耻辱。

但奇怪的是,在我的观察下,无论你在哪个平台发表这样的言论,评论区都会充斥着大量的“进群?” “拉我拉我”,告诉你什么是大势所趋。

△ 因为成功退出的人总会发截图到朋友圈炫耀

在抖音上,有人发了一段讨价还价的讽刺视频,结果评论区是这样的:

在知乎知乎上,虽然也有很多贬低拼多多商业模式的帖子,但还是有很多关于招募互助群的帖子:

更有趣的是,在不同的社交媒体上要求他人帮助讨价还价有不同的语言系统。

在微博的评论区,人们的语言往往是真实而俏皮的:

在直男遍地的虎浦,人们看到相关的帖子,纷纷投出自己的链接,惜字如金:

由此可见,主流声音与实际现象存在偏差。

无论你如何看不起使用拼多多的行为,无论你如何暗中评价给你发链接的人,他们都不会在意,根本不需要在意。

他们在意的只是在拼多多互剪群里遇到女神时那会心的笑容拼多多砍价群二维码,也只有不劳而获100块钱的快感。

对于追求高效率的拼多多用户来说,在社交媒体上,没有所谓的Kol,没有所谓的网红,内容是假的,只有评论是永久的——可以加两个朋友,每个人都会在一起其他。链接,让他们砍你两把刀。

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死亡搁浅》的主题“联系”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小岛秀夫真的很厉害

更何况,在拼多多的用户中,他们并不是你想象中的中老年人和所谓的“五环外居民”。一二线城市的居民已经占到50%。你可以在都市青年聚集的网站上看到拼多多。很多链接。

没有他,因为拼多多知道:即使人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谁不喜欢存钱呢?

一年前,人们在提到拼多多时,常常用“拼西西”来表达对这个购物平台的反感。

△ 人们觉得拼多多不靠谱,买货更像是冒险尝试

但仅仅一年之后,在百亿补贴和低价 iPhone 的轰炸下,品喜喜变成了辣妈,很多人一提起就只有两个字:真香!

然而,虽然我们印象中的拼多多一直瞄准所谓的“下沉市场”和“五环以外的用户”,但拼多多其实看到了大家一个真实而无法抗拒的需求:省钱。

于是,拼多多瞄准了所谓的“五环外”用户,打开局面,开始在社交应用上“拼”“切”,以极低的获客成本积累了大量用户.

他们支持中小品牌和新品牌,给卖家大量的流量支持和banner推荐。只要卖家的产品好,就能让更多的人看到和购买。

拼多多还拿出了放置公交站牌的广告费用,直接返还给用户。它甚至在应用程序中设置了许多娱乐项目。很多人每天都在多多的果园里种树,买便宜的水果。

很快,拼多多通过数百亿的补贴和不可抗拒的价格,吸引了5亿人,其中包括很多五环的人。即使以股价大跌和亏损为代价,一个季度也有超过20亿真金白银投入了数百亿的补贴和现金。而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神秘形态,就是这次事件的产物。

△ 微博网友拍的图

尽管很多人对拼多多仍有偏见,不愿在拼多多上购物,但在价格透明、质量有保障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放弃低价的诱惑,依然购买昂贵的产品。

从长远来看,拼多多其实是一种消费的祛魅。

从表面上看,偏心的是拼多多。其实,人们偏向的,是拼多多落后的审美,五环外的话语体系,以及生活刚需的粗犷。

△ 向上滑动屏幕

有一说一,拼多多的UI真的很一般,但是如果这个app打折卖东西,就算给你一堆源码,你也得想办法弄明白

其实是你的消费观念有偏差,就像最近一期《奇葩说》的话题:“年轻人精致穷,我错了吗?”

精致贫穷是真的,因为这不是因为你明显贫穷,生活中处处都要精致。你没有那个能力,但是你把钱花在了自己的爱好上,享受着爱好给你带来的快乐,并且愿意去别的地方。粗暴,可以节俭,不怕给别人发链接讨价还价。

我们常常觉得,要想从用户那里赚钱,华丽的外套是第一生产力,内外的“简单粗暴”主义注定要被用户抛弃。

但实际上,如果你能用最少的钱买到同样的产品,为什么不选择呢?是不是同样的事情,你买的价格比别人高,产品本身就变得高级了?

不仅是买东西,讨价还价中还隐含着另一个道理:

你觉得这些经常玩拼多多,天天讨价还价发红包的人,在整个朋友圈的社交价值最低;但如果他还能长期领红包,这不就说明他有一种独特的社交方式吗?

设计/排版:温特森

多多 链接 姥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