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被拼多多“砍刀”的恐惧所支配?
例如,如果您收到朋友的微信消息并寻求帮助,您也会在微信群中收到消息。发消息的人甚至发红包要刀,这叫病毒式营销。
参与过“切刀”的人会发现,一开始很容易切很多,但越接近0,就越难。这就相当于在驴子面前放了一根胡萝卜,为了离成功越来越近,激励那些想放弃的人,不断坚持,多派群,多找人,说不定就会成功。毕竟之前砍了这么多好难,又是最后一步,魔王目瞪口呆,疯狂的找人砍,耗尽友情,再不成功……
有多少人质疑事件的真实性?但是有多少人对拼多多理论更认真呢?
上海律师刘宇航则更为严肃。他通过诉讼和“砍刀”运动让我们认识了这个不为人知的内幕。
2021年,刘律师收到同事发来的“免费领取”链接。出于好奇,他参加了拼多多“免费领取”活动,选择了价值2799元的手机。通过讨价还价,拼多多显示,刘律师距离免费拿到只有0.9%。
只差0.9%,有免费手机,差价不到1%。正常人会因为更加努力而兴奋。刘律师也不例外。拼多多也知道消费者会这么想。
于是,刘律师请来了多位朋友帮忙。为了讨价还价,他还买了9.9元的讨价还价加速包,但还是卡在了0.9%的差价上,再也没继续下去。
历经千辛万苦,结果却是这样,难免质疑事件的真实性。毕竟邀请议价的朋友和9.9元的议价加速包都是正品,怎么可能永远有0.9%的差价,一点进展都没有。
虽然是小事,但意义重大。如果商家欺骗消费者,无法制止,可以从中获利,那么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商家跟风,=劣币驱逐良货。
人无信不能立,工无信不能兴。
刘律师认为,拼多多经营的目的不是让消费者真正讨价还价,而是增加拼多多APP用户的活跃数和收入。拼多多在提供线上服务时,违反诚信原则,使用虚假数据,扣留规则,欺骗消费者。因此,拼多多被诉至法院,希望法院判令拼多多公开活动的真实规则。
2021年12月21日,长宁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刘律师诉拼多多案。
此后,拼多多“砍刀”活动的面纱终于被揭开。原来,我们对百分比的理解和拼多多有很大的不同,而拼多多的理解也和页面上显示的有很大的不同。
1.我们认为当百分比数据出现时,小数点后有几位,那么就应该按位数推进,比如99.1%,小数点后只有一位,那么每个时间提前,应按小数点递增。提前,最小提前0.1%。
2、拼多多理解是百分比数据,应该有六位小数,但消费者只能看到一位小数。比如本案中,刘律师看到的总是显示出0.9%的差异。拼多多解释说,这是因为受限于页面显示,直接省略,显示为0.9%。注意拼多多说的“省略展示”是0.9%,不是0.9%。
3.对页面显示的百分比数据的理解是,无论拼多多是否认为应该有六位小数,都只会显示一位小数,比如本例中的差值为0.9%。
拼多多的数学可能是火星人教的,思维和地球人不一样。
根据法律,哪种解释是正确的?拼多多的防守能站得住脚吗?
作为活动的参与者,除非拼多多没有特别说明,根据其页面显示的内容,其解释应基于所使用的术语、习惯和诚信原则。《民法典》第142条还规定:在解释相对人的意思表示时,应当根据所使用的词句,结合有关条款、性质和意思确定意思表示的意思。行为的目的、习俗和诚信原则。.
在这种情况下,拼多多的页面显示了 0.9% 的差异。按照规定,如果有0.9%的差距,那么拉人讨价还价,或者买个砍价加速包,应该可以缩小差距,但不管作恶者怎么努力,他们的差距始终是0.9%。至于拼多多的解释,小数点后应该有六位。0.9% 的实际差异不是 0.9% 的差异,而可能是 0.981321% 或其他数字的差异。差距的缩小是有作用的,但你看不到。这与普通社会对“0.9%差异”的理解不符,不应该成立辩护。
拼多多隐瞒了重要信息,对于消费者决定是否参加活动、是否继续议价、是否购买议价加速包等具有重要意义。涉嫌欺诈、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还侵犯了消费者权益。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有权了解自己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
本案的审理对于商家今后将采取何种营销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拭目以待案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