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乱象层出不穷
我多次目睹国产作品通过雇佣水军、购买评论、炒作热度、刷流量等手段来吸引注意。真不明白是花钱的人太天真,还是以为观众都傻。就拿一些所谓的新品牌来说,它们不注重产品质量,却采取一些奇怪的营销手段来吸引公众目光,实在让人反感。那些今天老板撕毁员工离职申请,明天又推出洗脑神曲式的营销活动,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营销书籍的自夸现象
国内有很多关于营销的书籍,作者往往是营销品牌的创始人。他们在书中不断夸耀自己的成功故事,把自己描绘成命中注定要成功的人。然而,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营销失败的例子,因为从失败中吸取的经验可能更有实用价值。虽然成功案例中可能包含许多偶然因素,但失败的案例却能让后来者更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所在。
营销成功品牌的没落
许多品牌过去依赖营销手段取得成功,但现在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明显下降,许多品牌几乎已经消失。这些品牌虽然曾经一度备受关注,但并未依靠产品质量和品牌底蕴稳固地位。以那些过去依赖大量广告宣传的快消品品牌为例,现在在超市货架上已经很难找到它们了。
有趣与恶俗营销
品牌要么追求趣味性,要么走向低俗,这两种策略截然不同。有趣的品牌宣传是积极出击,能够塑造独特形象和引领潮流;相反,低俗营销则是被动接受,消费者往往是被动的接受者。某些广告采用土味、夸张甚至误导的手法,只会引起人们的反感。然而,一些成功的品牌,比如某些网红零食,通过独特的产品和有趣的宣传,自然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
好广告与营销效果
优秀的广告其营销效果并非立刻就能显著体现在销售量上。若有人宣称自己的创意能迅速提升销量,那便如同为濒临死亡的人注射强心剂。多数客户委托的广告,如平面广告、包装等,主要是品牌个性的展示。若营销专家无法抓住这一关键,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一个骗子。有些客户聘请专家只是为了追求热度、制造奇特话题,而与品牌形象塑造并无直接关联。
品牌灵魂的重要
广告展现了商品的形象。一个品牌若拥有独特精神,在与同类竞争时便会凸显其优势。然而,不少客户连品牌和产品都难以区分,常常将广告制作外包,这或许暗示着产品缺乏创新,或是忽视了品牌的重要性,这样的做法很冒险。一个充满灵魂的品牌能激发消费者的认同和自发传播,而非依赖低俗营销来吸引关注。我们期盼出现更多像“快乐源泉”一样能自发传播的品牌。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些让你觉得充满生命力的品牌?若你觉得这篇文章有收获,不妨点个赞,也欢迎将它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