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爆破”现象初现
最近,“网课爆破”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行为有既定的步骤,通常先由知情者泄露网课的具体时间和房间号,接着“组织者”发出“爆破”命令,相关人员便开始集结执行“爆破”,这对教学秩序造成了极大影响。9月5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学生在上网课时,不幸遭受了不明身份者的恶意干扰,这些人开启麦克风唱歌、在屏幕上留言,导致课堂无法正常进行。
“爆破”群体与噱头
网络空间里,许多人加入了“网课爆破”的队伍。他们把这种行为叫做“爆破”,并自称为“爆破手”。有些“网课爆破群”里还有广告,声称能解锁所有网课平台,满足各种需求,比如诬陷、表白等。群里经常有人公布网课的会议号和密码,或者直接转发会议链接。群友们也乐意分享他们“入侵”的体验。
早期类似网络暴力
实际上,“网课爆破”并非新鲜事,网络上早就有过类似的暴力行为。比如,曾经某个平台就发生过“爆吧”事件,当时有些网友会成群结队、有组织地对某个帖子进行言语攻击。现在“网课爆破”和那时类似,也是由一群人发起的恶意行为,不过攻击的目标已经从帖子转变为了网课课堂。
“拉客贴”与不同目的
社交平台的“分享帖”变成了“招揽客户帖”。有学生在评论区留言,公开自己的网课会议号码,期望网友帮忙“攻击”,并询问费用。这些人各有各的目的,有的声称免费,只是想玩玩,但也有一些是拥有专业账号、技术和收费的“强大团伙”,这种行为已经接近黑产。
未成年人卷入其中
令人忧虑的是,报道显示未成年人在“网课爆破”中有所参与。他们中有的成了内部人员,泄露了网课信息,有的则直接变成了破坏者,在网课上胡作非为。这些孩子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但他们的行为已经对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破坏。据数据表明,互联网黑产已开始向年轻且学历较低的人群扩散。
各方采取应对措施
面对“网课爆破”这一难题,众人正努力寻求对策。9月30日,某平台启动了清理违规内容和账号的行动,并呼吁大家踊跃举报。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对抗“反爆”的策略,例如暂停会议或让班干部驱逐无关人员。然而,“网课爆破”的情况相当复杂,既有自称免费捣乱的“乐子人”,也有收费的“职业黑子”乃至专业团队,要想有效打击并非易事。
关于如何制止“网课暴力”大家有何高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同时,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广泛传播它!